《过晋阳故城书事》元好问 过晋阳故城书事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过晋阳故城书事

作者:元好问 年代:金代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人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过晋阳故城书事》注释

  1. 晋阳故城:在晋祠东北十里的古城营。春秋末晋国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创建。后历北齐、唐、五代经营,晋阳成为北方重镇,北宋赵光义,在公元 979年攻克太原灭掉北汉后,火烧水淹,废弃这座历时一千多年的古城。于晋阳北四十里的唐明镇(今太原市区),修筑了太原城。
  2. 惠远祠:即晋祠,北宋熙宁中称晋祠为惠远祠。
  3. 西山:指晋祠背后的悬瓮山。
  4. 中原北门:晋阳是北方重镇,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
  5. 想见句:想见当时晋阳城巍巍高耸插入云。
  6. 望川亭:在晋祠圣母殿后悬瓮山巅。
  7. 系舟山:在太原市北百余里。角龙秃:北宋统治者认为晋阳是“龙城”, 系舟山是龙首,所以,在毁灭晋阳之后,又把系舟山顶铲平。
  8. 薛王:即刘继元,刘承钧养子,本姓薛,即王位后称薛王,公元 979年降 宋。
  9. 大夏门:晋阳城北门之一。太原古称大夏,故名。
  10. 唐明村:即唐明镇,今太原市旧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带。
  11. 巨屏:指晋阳城为北方巨大屏障。
  12. 河洛句:指中原一带为契丹、金、蒙铁骑蹂躏。
  13. 苍龙、玉虎:指晋阳城宫殿的雕饰物。金雀觚棱:喻雕物的精致和建筑的 高大。
  14. 死恨句:宋灭北汉后,将太原四万居民从太原迁往洛阳。
  15. 南人句:这句说宋朝统治者讲究迷信。禨祥:禨,音机,福;祥。
  16. 畚锸:音本叉,指箩筐和铁锹。开连岗:指来毁灭晋阳城之后,在唐明镇 筑太原新城。
  17. 官街句:宋朝统治者为了钉死太原龙脉,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
  18. 渠:他,他们,措赵末统治者。
  19. 却到:等到。
  20. 官家:对皇帝的称呼。

《过晋阳故城书事》评注解析

【注释】:
晋阳故城:在晋祠东北十里的古城营。春秋末晋国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创建。后历北齐、唐、五代经营,晋阳成为北方重镇,北宋赵光义,在公元 979年攻克太原灭掉北汉后,火烧水淹,废弃这座历时一千多年的古城。于晋阳北四十里的唐明镇(今太原市区),修筑了太原城。

惠远祠:即晋祠,北宋熙宁中称晋祠为惠远祠。
西山:指晋祠背后的悬瓮山。
中原北门:晋阳是北方重镇,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
想见句:想见当时晋阳城巍巍高耸插入云。
望川亭:在晋祠圣母殿后悬瓮山巅。
系舟山:在太原市北百余里。角龙秃:北宋统治者认为晋阳是“龙城”, 系舟山是龙首,所以,在毁灭晋阳之后,又把系舟山顶铲平。
薛王:即刘继元,刘承钧养子,本姓薛,即王位后称薛王,公元 979年降 宋。
大夏门:晋阳城北门之一。太原古称大夏,故名。
唐明村:即唐明镇,今太原市旧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带。
巨屏:指晋阳城为北方巨大屏障。
河洛句:指中原一带为契丹、金、蒙铁骑蹂躏。
苍龙、玉虎:指晋阳城宫殿的雕饰物。金雀觚棱:喻雕物的精致和建筑的 高大。
死恨句:宋灭北汉后,将太原四万居民从太原迁往洛阳。
南人句:这句说宋朝统治者讲究迷信。(礻几)祥:(礻几),音机,福;祥。
畚锸:音本叉,指箩筐和铁锹。开连岗:指来毁灭晋阳城之后,在唐明镇 筑太原新城。
官街句:宋朝统治者为了钉死太原龙脉,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
渠:他,他们,措赵末统治者。
却到:等到。
官家:对皇帝的称呼。

推荐诗词

夏雨
沁园春
浣溪沙
八宝妆
立春日
赠时升
紫踯躅
百舌
鹧鸪天
朝中措
初秋
排闷
菩萨蛮
小桃园
竹马儿
失调名
蝶恋花
苏武慢
秋夜
示诸孙
高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