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曹操 苦寒行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苦寒行

作者:曹操 年代:魏晋 体裁:乐府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苦寒行》全文翻译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苦寒行》注释

  1.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2. 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样子。
  3.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
  4. 摧:毁坏、折断。
  5.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6.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7.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8.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9. 怀:怀恋,心事。
  10. 怫郁:愁闷不安。
  11.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12. 绝:断。
  13. 中路:中途。
  14. 薄暮:黄昏。
  15. 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16.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mí):稀粥。
  17. 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
  18.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苦寒行》赏析

建安十一年(206)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大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此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作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此时此境的内心波动:“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恩欲一东归。”这种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苦寒行》评注解析

【注释】 
①这一篇是《相和歌•清调曲》歌辞,曹操在建安十一年(206)征高干时所作。 高干是袁绍之甥,降曹后又反,当时屯兵在壶关口。曹操从邺城(在今河北省 临漳县西)出兵,取道河内,北度大行山,其时在正月。 ②太行山:指河内 的太行山,在命河南省沁阳县北,是太行山的支脉。 ③羊肠坂:指从沁阳经 天井关到晋城的道。诘屈:纡曲。 ④溪:山里的水沟。山居的人都聚在溪谷 近旁,既然“溪谷少人民”,山里别处更不用说了。 ⑤延颈:伸长脖子,表 怀望。 ⑥怫郁:心不安。 ⑦思欲一东归:言怀念故乡谯县(今安徽省亳县)。 斧冰:凿冰。糜:稀粥。 ⑧东山:《诗经•豳风》篇名。《东山》写远征军 人还乡,旧说是周公所作。这里提到《东山》诗,一则用来比照当前行役苦况, 二则以周公自喻。
【品评】
   建安十一年(206)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大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 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此诗感情真挚,直抒 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 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 绪,诗人也作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 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此时此境的内心波动:“延颈长叹息, 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恩欲一东归。”这种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 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推荐诗词

夏雨
沁园春
浣溪沙
八宝妆
立春日
赠时升
紫踯躅
百舌
鹧鸪天
朝中措
初秋
排闷
菩萨蛮
小桃园
竹马儿
失调名
蝶恋花
苏武慢
秋夜
示诸孙
高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