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 菩萨蛮·黄鹤楼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黄鹤楼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全文翻译

NA

《菩萨蛮·黄鹤楼》注释

  1. 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2. 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菩萨蛮·黄鹤楼》赏析

此词作于一九二七年春。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五月二十一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十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

此词的写作特色主要是寓情于景,既写黄鹤楼怀古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富有艺术魅力。

上阕首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词语雄浑有力,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波涛滚滚由西向东一泻千里的长江,从我国中部流过,还有贯通南北的京汉和粤汉两条铁路穿越我国大江南北,景观雄伟。这里的『一线』二字用得极为精确,因为站在高大的黄鹤楼向下眺望,京汉和粤汉铁路相接的形状确是『一线』。『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两句写的是近景,其中用一个『锁』字,把在如烟的迷茫一片的细雨笼罩下,隔江紧紧相对的龟蛇二山(龟山在汉阳,蛇山在武昌)好像要把大江东去的巨流都封锁起来似的,真是把静物写活了。

下阕既含怀古之意,又抒慷慨激昂之情。『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这两句紧扣题目,同时表现出对当时武汉政局的深切关心。登上黄鹤楼,自然会联想到黄鹤楼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的神话和传说,还想到了一些诗人留下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如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那首《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中作者写的是一种感伤的吊古和思念乡土的思想感情。『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面对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他立誓要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一腔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就像是汹涌的波涛那样翻腾起伏,追逐着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之后,大革命失败了,党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为新内容的路线方针,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基础上,亲自领导农民暴动,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秋收起义,然后又率领农民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从此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道路。这后来的事实就是词的收尾两句所抒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的具体表现。

另外,本词的写作特点还有,描述事物用词形象生动。如『茫茫』,形象地表现了『九派』的广阔气势;『穿』,既表现贯通南北,又富有动感;『锁』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笔下景物,跃然纸上;『逐』字也是如此,把诗人当时激越、愤懑的思想感情用滚滚江水起伏翻涌这一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词中的叠字,既精彩逼真地表现了事物,同时又富有节奏感,读来深有韵味。

《菩萨蛮·黄鹤楼》评注解析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需要,于一九五六年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处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记》,“昔费祎〔yi1〕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茫茫:辽阔的样子。
九派:九条支流。相传古时在江西湖北一带有九条支流汇入长江。
一线:指京汉和粤汉铁路,即今之京广线。
龟蛇:指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汉阳,形如龟;蛇山在武昌,形如蛇。两山隔江对峙。
黄鹤知何去:唐崔颢有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酹(lei4):祭奠,浇酒于地。苏轼《念奴娇》,“一樽还酹江月”。

【题解】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五月二十一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十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
  二七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

推荐诗词

夏雨
沁园春
浣溪沙
八宝妆
立春日
赠时升
紫踯躅
百舌
鹧鸪天
朝中措
初秋
排闷
菩萨蛮
小桃园
竹马儿
失调名
蝶恋花
苏武慢
秋夜
示诸孙
高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