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 dǎn
基本解释
胆的基本解释
胆 dǎn
1.胆囊的通称。
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
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暖水瓶的~。
4.(Dǎn)姓。
详细解释
胆的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膽,连肝之府也。——《说文》。俗字作“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
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
又如:胆结石(胆石症);胆裂(胆为之破裂。形容恐惧之甚);胆裂魂飞(恐惧惊怖到极点);胆液(胆汁)
胆子,胆量,勇气
勇胆猛戾。——《荀子·脩身》。注:“有胆气也。”
虎骑闻之应胆慑。——岑参《老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又如:胆落(丧胆落魄);胆大如斗(比喻人的胆量极大)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
如:瓶胆,球胆
康熙字典
胆的康熙字典解释
胆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 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𠀤音壇。【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胆爲膽,非。
说文解字
胆的说文解字解释
連肝之府。从肉詹聲。
連肝之府也。白虎通曰。府者,爲藏官府也。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𣃔。仁者必有勇也。素問曰。膽者,中正之官。決𣃔出焉。从肉。詹聲。都敢切。八部。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胆”是形声字。小篆从肉(月),詹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膽”。汉字简化后写作“胆”。
《说文·肉部》:“膽,连肝之府。从肉,詹声。”(膽,连着肝的脏腑。从肉,詹声。)
“胆”的本义是指胆囊,是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引申指胆量、勇气。如“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还指像胆一样在内里的东西。如“瓶胆”、“球胆”。
字源字型
胆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