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洋自得貌﹐沾沾自喜貌。
1.夸大不实之言。
1.水涌出貌。
1.音乐。
2.有一定频率,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声音。与噪音相对。
1.行走困顿貌。
1.亦称"押衙"。
2.唐宋官名。管领仪仗侍卫。牙,后讹变为"衙"。
3.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
1.见"押牙"。
2.指古押衙。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肯舍生救人,成人之美。见唐薛调《无双传》。后来多用作"侠义之士"的代称。
3.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
1.亦作"狎燕"。亦作"押燕"。
2.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1.见"押宴"。
1.犹言率领。
1.狱卒。
1.旧时房客租赁房屋,要先付两个月的租金﹑付的第一个月的租金叫"进房",付第二个月的租金叫"押月"。
1.监督运送。
也作“压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旧时押韵,要求韵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数变格。现代新诗押韵,不受古代韵书限制。
1.同"郁郁"。
2.茂盛貌。
3.抑郁。
1.欢畅貌。
2.忧虑貌。
1.心忧不定貌。
1.动荡;荡漾。
1.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
1.亦作"怏郁"。
2.郁郁不乐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