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章
成语解释:走七步就吟成一首诗。形容才思敏捷。
常用程度:一般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5回:“丹青妙手,~,为人放诞风流,不修边幅。”
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9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近义词:七步成诗、七步奇才、七步之才
英文翻译:compose a poem within the time required for taking seven steps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还嫌七步成章太慢,又要求应声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