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
成语解释: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示例:朱自清《选诗杂记》:“假如不曾作到相当地步,那是~,无可奈何的。”
典故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近义词: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反义词:得心应手、力所能及
英文翻译:ability not equal to one's ambition <out of one's power>
日文翻译:力及ばず
俄文翻译:есть желáние,да сил нет
其他语言:<德>beim besten Willen nicht tun kǒnnen<法>malgré sa bonne vollonté,ne pouvoir accomplir ce qu'on voudrait
歇后语:一个蚂蚁搬泰山
成语谜面:怒误作努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班超为平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