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无尽头,成功无止境,最终的失败敲定了你的成功。
昨天在博客看了白岩松在江西财经大学的演讲视频,其中举了一个他自己很欣赏的例子,就是跳高,成功如跳高,最后一跳的失败确定了成功。众多选手在一次次提升高度,并在最后一次失败中确定了成功的高度,最后一名选手并没因已经是冠军而停止跳跃,仍是一次次提升高度,一次次尝试,最后一次的失败才记录了最好的成绩。
跳高选手的这种追求有两点启示值得注意,第一,始终有自己的竞技目标,尤其是把别人的期望与关注,融入到跳跃的技巧和动力的调节上,不当成负担,当腾身一跳时,达到忘我忘物忘别人的境界,目标与行动一起腾飞,不再考虑跳伞时降落伞打不开怎么办的问题。第二,耐挫折能力强,每一个高度都有三次机会,并不因为第一跳失败而影响后续追求。
成长如跳高,是一生的追求过程,是绝对的,成功是相对的,成长的质量决定了成功的程度。当人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才意味着成长的终结,也才丈量出成功的高度。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也都在成功,每次成功只能算一次成长的阶段总结,还算不得人生的成功。
那么,我们的教育至多算成长教育,为学生的将来积淀素质,不是走出校门就下定论,更不是成功教育。成功只能放到社会,由自己带着成长的素质加上个人努力的再成长,做出一定成绩,才算有一定的成功。
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不会抱怨学生的差异,就可以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能跳的高度,他们的高度就是一种相对的成功。冠军只有一个,只是比别人高一些,别人跳高不行,其他能力可能是冠军不能比的。
我看过一个多元法则(过河原理)的教育原理,是这样说的,一次专家乘船到河对岸去,在船上和船夫攀谈起来,竟然发现船夫是一个很难说清楚话的人,于是非常鄙夷他。快到河对岸了,船夫惊呼你会游泳吗?不会。这条船马上要翻了,那你马上就会死的。专家听了愕然。是呀!社会上流行的专家是人才,船夫只不过是一小人物而已,当然谈不上是人才观念。在生命危急的关头,船夫居然救了知识渊博的专家一命。谁是人才,令人思考。其实人真是各有其长,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都可以说是人才,在人才的认识上我们要有多元的观念。教育者千万别总是认为只有学习好才叫人才。只有运用多元法则育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精彩纷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都有自己的成长落点,教育重在让每个学生在提升自己的高度中成长。
【成长如跳高,每人都有成功的高度】相关文章:
★ 学习他们如何成功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坚持,哪怕只剩一人
- 胜利,就在眼前
- 穷人和富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你在走向贫穷还是富裕
- 羊皮卷之三: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 成功的秘诀:友善待人
- 不迟到的6个技巧
- 励志人生:学会倾听很重要
- 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
- 欲大事者,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