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在每年哪一天?
答: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
112.什么是地震烈度?
答: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113.《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为多长时间?
答: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延长10日。
114. 震源深度小于多少公里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
答:70公里
115. 世界上最大地震发生在哪个国家?
答:智利
116.震级是对释放能量大小的表述,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这话对吗?
答:正确
117. 地下爆破属于人工地震还是天然地震?
答:人工地震
118.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指什么?
答:时间、地点、震级
119.世界上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是哪次?
答: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
120. 在活动断层附近是否适合建设房屋?
答:不适合
121. 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多少次地震?
答:约500万次
122.抗震防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平震结合,全面规划,综合防御。
123.地震震级的大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答:岩层破裂时释放的应变能量
124.地震的破坏作用有何特点?
答:(1)破坏面积广;(2)具在连锁性;(3)具有多发性。
125.防震减灾有关法规规定:禁止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哪些活动?
答:爆破、采矿、采石、钻井、抽水、注水等
126.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分为几类?
答: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四类
127.判断地震谣言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①超出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②跨国地震预报或权威专家预报;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
128.据出农村几种不适宜建房的场地(说出四种即可得分)
答:古河道、旧池塘、河滩地、陡坡、河坎、滑坡等地段;
129.地震应急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地震应急的内容包括地震应急反应和地震应急准备两部分。
130.教育部门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1)对学生进行地震知识宣传教育:(2)进行必要的防灾疏散演练。(3) 采取措施杜绝学校次生灾害隐患:(4)学校校舍要达到抗震设防要求:(5)加强教育,不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支持查字典,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随时和小编交流探讨qq:1817036925,也可以加入查字典板报群,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参考讨论。查字典板报群:333567557。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111-130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