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不是医生,不能给孩子提供任何诊断性信息。
很少有医生给孩子下“疑似自闭症”这样的结论的,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能骑墙头搞什么医生,否则要医生有什么用?
你提供的相关信息还是比较少,你可以抽空看一下自闭症的相关表现,你自己也会心中有数。这方面医生未必就比你掌握的多,很容易把握的。就你目前提供的孩子相关信息看,孩子和你怀疑的有很大的差距。
孩子说话方面的差异比较大,像他这样表达水平的也有一部分孩子是这样的,其中绝大多数也是各方面正常的孩子。这样说也不是排除孩子没有问题,很多发育方面的障碍伴生了语言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由于早期的教养比较封闭和单调,这就使孩子的很多行为有了支持性解释的可能。一般来说,这样的教养背景下,孩子这样也算是正常。尤其是家庭中语言方言种类多,语言环境贫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也有部分孩子是存在发育障碍,家庭支持也不充分,两者会混合在一起,给医生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常见的说法是——观察一阶段(意思是一方面环境在改善,另一方面孩子在成熟,如果过一段时间还这样,那就可以排除是环境剥夺造成的,医生会集注于个体问题)。如果你真的要诊断孩子是否是自闭症,他现在的状态应该是可以诊断出来的,前提是找有经验的医生。
你这个爸爸当的,也够粗心的了。孩子刚出生生病,出院求自愈?这太不厚道了吧。
当从语言的表达上看,孩子目前的问题不大或者没有什么问题。我这个依据不是医学的,也没有考虑孩子是否还有没有涉及到的发育障碍,仅仅是从个体差异和早期成长环境上来看。个体差异最有效的假设是孩子遗传了大人的特性,在他们的双亲家族中有人在小时候语迟,但大了就正常了。教养环境你们要改变,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包括语言、生活常识和对人交往。只有尝试了这些,才为排除教养剥夺提供可能,否则在很长时间内对孩子的现状评估都是一本糊涂账。
孩子对叫他的应答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不清楚你说的“现在”的起始时间是什么。如果孩子刚刚变化不久,那他肯定在一般能力(智力)上和别人的孩子存在差异——以前叫他不回应,是他不理解你是叫他。其他的解释可能性比较小。
脾气的表达和家庭教养有关,这点不作为检出依据。等孩子入幼儿园后,仍然表现出比较频繁的发脾气,这才可以推测可能是某种发育方面问题的表征。
动手能力是比较中性的,好与不好都不能作为检出依据。
现状还到处大小便,这可能是一个表征,前提是你们没有教孩子或者训练孩子这方面。如果你们努力过,孩子仍然不得要领或者无效,那肯定是孩子个体问题了。大小便问题表现形式并不多,从你的表述上看,孩子只是没有到厕所去解决,主要好于大小便在裤子里。还有一个需要你补充的,就是孩子大小便前是否会“说”,提示大人?无论有木有,你一定要告诉家人观察孩子大小便前的行为和表情变化,这个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时,孩子大小便是有规律的。苏南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和活动下孩子的小便一般发生在饮水后20分钟左右。大便的规律更容易掌握和训练。
别着急,你可以就孩子某种行为的发生、发展、表达频次和水平等方面做详细的描述,我会尽力支持你的。
祝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