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交往
攻击别人是和环境影响有关,比如同伴参与、大人指使、大人对他的惩处等都可以让孩子使用这个方式来表达情绪或者控制小朋友。
在性别上,小男孩是比较多。但不是什么增加自信的一种方式,估计是一种示威或者是警示。当孩子和别人打起来的时候,你应该制止。无论是否有实质性伤害,每个人都管自己的孩子,这是一条基本的社会通则。毕竟打架总不如一起快乐地玩游戏更符合大人的期望。
你孩子在外面想得到别人的玩具或者东西的表现在你的训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说明大人参与和指导的必要。但你要心里清楚,并不是孩子所有的这方面的需求都要满足他,对那些不便利的或者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你还是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没有没有必要去说理,很多东西只有你心里知道就可以,不能讲给孩子,以免造成不免的心理影响。他意识不到,就不会受挫,即便是暂时受挫,如果你大人不反复强化,他也不在意。你也不用担心孩子使用武力去对所有的人,他只能对比自己幼小和家里人才这样,其他的人也不会惯他这个毛病。这也是一个经验的学习过程。
2、对家人耍流氓
“我告诉他如果觉得大人做的不对的...”你真够太天真的了,一个小p孩还没有大人正确的时候多,不能和孩子讲这个事情。你的表述等于授权他对抗,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好。孩子性本不善,你信不?
无论引发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别人做错了什么,你孩子的行为都是忤逆的,应该严惩不贷。实施几次以后他就不这样了。养孩子虽然不是什么养老送终,但绝对不是自掘坟墓或者让他们虐待着玩。家庭基本道德教育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必要的,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必须。除了你家人外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孩子,人们会对其进行品行归因的。
我看了一下你的表述,感觉你对孩子的作用很大,估计你在家里也是首席人物。这方面你应该收敛一些,向其他人靠拢。其他人也不是故意虐待你孩子,而是看到孩子的不好行为才按摩的(是不是你说的收筋骨?)。
孩子故意冷落你丈夫,是因为他的这个做法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多的他想需要的东西。比如,别人对爸爸的责骂、爸爸的讨好、你的更加宠爱。打破这个链条需要根据具体的“甜头”属性来处理,改的可能不止一个人。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和联想,管好孩子是当务之急。成才教育是孩子智力问题,成人教育是大人体力问题。
不要把孩子当成天使,你一说理就ok。世界上还不存在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或者其他动物靠说理可以约束和塑造行为的存在。就事论事恩威分明,一个小狗都可以训练得好好的,更不要说人了。当然,往不好的训练同样容易,就看你的价值取舍了。
还有就是你自己反思一下,看你家庭的教育价值和学校的是否有冲突,如果有应该向学校看齐。
这个问题你自己分析的很好了,他是怕大人说。只要不是危险的,这个真的可以忽略,弄脏就洗呀。孩子小,玩的时候就得意忘形,经常出错是正常的,不用约束他。如果你在场,可以提示或者帮助孩子清理,事后的事情就放过。
回避惩罚的不真实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给你带来小的麻烦,况且也不是他能力控制范围内的错误。就怕恶意回避,那才是真正的撒谎。你对一个小孩子要求的太苛刻了,如果我再引用前面的全然论断就是:每个人都撒谎,世界上不存在不撒谎的人。小孩子犯错上帝都原谅,你连上帝都不如呀。
同样,这种小的回避不具有发展性,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了,自然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