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阅读答案

小编: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宜卷甲而趋之 趋:驱赶 B.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 审:谨慎

C.方西鄙用兵 鄙:边境 D.王安石弛铜禁 弛:放松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3分)( )

①皆谓其论出姑息

②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

③方平曰:“此必妄也。”

④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⑤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⑥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

B.对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依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它战争,正值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来。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参考答案

1.A (正确意思应为“前往”)

2.B

3.C

4.(10分)

(1)(5分)在这期间(趁机)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围城墙,修整器械,这才是必胜的方法。

译出大意给2分:“历”“坚”“除”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做防备了。

译出大意给3分;“罪”“为先事之备”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张方平,字安道,应天宋城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茂材,才能出众,任昆山知县。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打算(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籍口,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趁此机会)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事强盛,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

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断绝与契丹的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往来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两得。”当时肯定了他的计谋。

任益州知州。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摄守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不断前往守蜀。下诏催促方平随之前往,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驻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

正值西部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因此上奏免除(两蜀)额外赋税四十万。又建议:“国家在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天圣以前,每年征调百姓对汴水进行疏浚。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

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敌寇没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进行防备了。”

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渐渐亏缺。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

元祐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相关推荐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阅读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阅读附答案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阅读附答案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含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初三水平)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翻译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阅读答案 《张方平》文言文阅读答案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阅读附答案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阅读答案 《张方平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阅读答案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阅读答案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阅读答案 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 阅读附答案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阅读答案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阅读答案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阅读答案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阅读附答案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阅读附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阅读附答案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阅读附答案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阅读附答案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阅读答案(附翻译)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案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附答案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也”阅读答案 文言文平安,滁人,小字保儿.....阅读附答案 《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人也》阅读附答案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含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及答案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阅读答案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阅读附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 文言文唐璿字休璟,京兆始平人....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答案 文言文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张衡字平子》阅读及答案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 阅读答案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阅读附答案 平安报与故人知阅读答案 平安报与故人知阅读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阅读答案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阅读答案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答案 文言文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阅读附答案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阅读试题及答案 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阅读附答案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阅读附答案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杨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阅读答案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阅读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也...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阅读答案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末……”阅读答案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阅读答案附译文” 文言文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阅读附答案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阅读附答案 张立道,字显卿阅读附答案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末...阅读附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韩休,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阅读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答案: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也……(含答案)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老南京文化寻踪——南京剪纸》阅读附答案 《老南京文化寻踪——南京剪纸》阅读答案 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 阅读附答案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阅读答案 陈谦字子平,平江人也阅读答案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元定,字愿安,河南洛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安道尔的犹太人阅读答案 《老南京文化寻踪——南京剪纸》语文阅读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后汉书) 阅读附答案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