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查询工具>> 历史上的今天>> 2013年 >> 1月24日>> 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邓正来逝世
2013年1月24日

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邓正来逝世

\

邓正来

2013年1月24日,复旦大学教授邓正来逝世,享年56岁,曾将哈耶克理论引入中国。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并于同年就读于北京外交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后未就业,个人独立治学,被媒体报道称为中国第一个学术个体户。

2003-2008年,受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

2008年加盟复旦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主编、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主编、《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特聘教授、江西财经大学赣江学者讲座教授,澳门大学资深访问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

邓正来1956年2月24日出生于上海。1970年,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移居四川内江。1971年起,在位于内江的西南医疗器械厂工作。1978年,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2年-1985年,就读于外交学院国际私法研究生专业。1985年以后,开始在北京独立从事学术翻译和研究工作。1987年,创立燕京社会科学研究所,任所长。1992年,在香港创办《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任主编。1994年,在香港创办《中国书评》,任主编。2002年,创办《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任联合主编。2003年,正式受聘吉林大学,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暨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创办个人学术网站正来学堂。2008年,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立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并任院长。2009年,受学校委托创立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任主编;同年创立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任主任。邓正来还曾任民进中央委员会特聘研究员,Fudan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复旦政治哲学评论》、《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等刊物主编,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法学院等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以及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澳门大学资深访问教授、江西财经大学赣江讲座教授、贵州大学特聘教授等学术兼职。

邓正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多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在总共21个学科的论文引证排名中,邓正来在6个学科中位居前50名:

邓正来是中国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学和政治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被公认是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1990年代初期)、中国学术规范化和社会科学自主性运动(1990年代中期)、哈耶克自由主义研究(1990年代晚期)及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大讨论(2000年代中期)的主要引领者和推动者。他于1992年发表的《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开启了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先河。他与美国杰弗里亚历山大联合主编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迄今仍是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必备参考书之一。他是中国研究哈耶克思想的标志性学者。他所撰写的《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哈耶克社会理论》、《哈耶克法律哲学》等论著,被公认代表着汉语世界哈耶克研究的先进水平。他是当代中国著名法学家。其法学代表作《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于2005年发表后,仅发表在CSSCI刊源上的评论文章就有近百篇,开创了中国自民国以降法学界集中评论一位学者某部著作的最大盛况。该书还被日本法学家全文译为日文出版,是当代中国法学界极少数被译为日文出版的学术专著。

邓正来长期致力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经典著作的汉译工作,组织、策划并独立翻译出版了大量学术名著,是我国近二十年来西学东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早在1987年,他就担任华夏出版社二十世纪文库学术编委和总审校,并在该丛书翻译出版了在中国法学界极具影响力的西方法哲学著作《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博登海默著),该书迄今仍是中国法学界引证数最高的西方法学论著之一。1988年以来,他先后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政治学汉译名著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政治学名著译丛等丛书总审校及北京大学政治与法律哲学经典译丛主编等职,并主持翻译了《牛津法律大词典》、《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新修订版)和《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新修订版)等大型工具书,为扩展中国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法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还完成了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二、三卷)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220万字代表性论著的汉译工作,被公认为哈耶克思想在汉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此外,他还是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和《法理学》(第一、二卷)、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及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等10余部论著的译者或校者,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前沿性理论宝库。

邓正来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事业的优秀组织者。他既是当代中国多个著名学术刊物的创办者,也是多个著名学术平台和学术机构的创立者,还是大型学术丛书和前沿学术讨论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先后创办了中国首批严格遵循国际学术规范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著名书评专刊《中国书评》、著名西方法哲学研究专刊《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及首批政治哲学研究专刊《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等学术刊物。由他主编的各类学术刊物累积出版84期(本)。他创立了中国访问量最大的以学者个人命名的学术网站正来学堂(截至2013年1月27日,访问量已逾1500万人次)。受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后,他创立了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倡导以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为特色;成立了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张以当代中国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为旨趣;受命担任中国内地第一家以全球化为主题的中文在线学术杂志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主编,并负责在线杂志的运营工作。除了策划大型学术译丛外,他还策划了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哲学临界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重新发现中国文丛和中国深度研究文丛、上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发展论丛等学术丛书,组织出版了一大批主题鲜明、论说严谨的学术论著。

邓正来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研究,为建立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1990年代中期,邓正来就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中国社会科学要自主于西方社会科学文化霸权的著名主张。为此,邓正来既从一般性的学理层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也以中国法学为个案提出了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著名主张,还从全球主义(全球化话语)与全球化进程的互动、世界秩序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生存性智慧等多个视角系统论证了根据中国、走向世界的学术命题,并以Series onDeveloping China和Fudan Journal of the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等英文出版物为平台,极力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赢得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尊重。

邓正来是中国青年学术人才培养的不懈探索者。他秉承走向学术本身的理念,通过西学原典精读、读书小组、大师思想Seminar、暑期讲习班、暑期翻译班等独特方式,全心致力于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作为民间学者,还是作为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邓正来均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批判、辩驳方式及源于自身治学实践的研究性翻译、个殊化路径和以中国为思想根据等治学理念,引领青年学者培养学术批判的精神、学术对话的品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根据中国的关怀。

邓正来的一生是献身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发展事业的一生。为了中国学术,这一《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的创刊理念是邓正来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他的英年早逝,既是复旦大学和上海学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日期查询
2025年1月

甲辰年十二月廿五日

24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日语 德语 韩语 法语 西语 意语 菜谱 花语 酒方 历今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