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查询工具>> 历史上的今天>> 1917年 >> 1月28日>> 《甲寅日刊》创刊
1917年1月28日 (丁巳年正月初六)

《甲寅日刊》创刊

在97年前的今天,1917年1月28日 (农历正月初六),《甲寅日刊》创刊。

1917年1月28日《甲寅日刊》在北京创刊。该刊分公社评、时评、要闻、外电、文苑、传记、通信、杂组、随笔、琐谈、本来纪事、海园春秋等栏目,它的主要撰稿人有章士钊、李大钊、邵飘萍和高一涵等人,由章士钊主办。

章士钊在创刊号《发端》社论中阐述创办该刊的宗旨。在他看来,袁氏帝制已废除,共和制开始逐步建立,这是"新旧代谢、时序莫复"的不可抗拒规律。对于北洋政府,他表示"绝非于现在有所典庇",要找出政治弊端,给以适当药剂,而决不要抛弃。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认为"决非理想之域",但"吾人不可逃之"。因此,"舍尊今,别无良法"。当今现实政治,"新旧相冲,错综百出,欲爬梳而调理之,所须调和质剂之功"。最后章士钊主张"勿妄忆过去而流于悲观,勿预计将来而蹈乎空想,脚踏实地从所踏处做去。"

1914年6月,李大钊在日本与章士钊相识,并曾为《甲寅月刊》撰稿,很受章的赏识。两人开始建立友谊。这次章创办《甲寅月刊》,李是积极支持的。在当时,李大钊在反对帝制、主张共和等政治观点上与章士钊基本相同。但李的思想激进得多。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甲寅之新生命》,主张依据"宇宙进化"的规律,要求该刊随着"世界进化"而"蜕演"、"流动"。他认为在社会前进中,该刊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亦宜千百万倍于畴昔",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由于"甲寅"的努力,可以奋发我国民的努力;用"甲寅"的进化,可以开导我国民的进化。这是该刊的责任。

在办报过程中,章士钊与李大钊经常发生矛盾,主要是在对待现政府和研究系、政学系问题上,两人所持态度不尽相同。经高一涵劝说,彼此谈妥,双方默契,不谈内政,多写国际问题文章。直到1917年5月初,李大钊回乐亭探亲,除寄两篇通讯外,便不再为日刊撰稿。邵飘萍也于5月内离开。6月9日张勋的辫子军先头部队开进北京。章士钊躲避于天津。11月发表紧急声明,声称"秋桐久已离京,与本报脱离关系。"此后,由高一涵一人支撑门面。同年6月19日停刊,共出刊50号。日刊的主要思想倾向为反对封建帝制复辞,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日刊是在袁世凯复避帝制失败后创办的,作者们庆贺袁世凯身死和帝制的复灭,盼望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出现。

日刊评论指出,现在世界各国有一种"离心主义之势力日见伸张",这种离心主义就是自治、民治、民主主义,它与专制主义、向心主义相对立、民主主义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纵有千百拿破仑与威廉二世,亦将为向心主义最后之牺牲,何况一袁世凯"。它希望"政治当局,稍顾世界离心主义之大势,而自觉省焉"。

日刊最崇拜的是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信仰自由。

袁世凯及其封建余孽的复辟活动,往往打着尊孔的旗号,康有为并上书总统、总理,主张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入宪法。李大钊等人连续发表文章批判这些谬论。

李大钊说:我们"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高一涵的《孔教问题评议》也指出,"由于孔教大义,在于尊君。孔道精华托于专制";因此我们"反对孔教规定于宪法之上"。退一步说,就是孔教是主张民主共和的,也不能列入宪法之中。因为"一尊则依赖模棱之性成,独立自制之念薄","依违瞻顾,不得自抒其特长","拘束人民心思"。

在日刊上,反对日本侵略的文字比比皆是。例如李大钊《黄金累累之日本》一文,提到在第一次欧战中,"收拾黄金最多,独有日本一国而已矣"。这些黄金如何运用呢?他作了具体分析:黄金像洪水,似"增师造舰犹为可惧",提醒大家不要让这盆祸水泼向中国。在《旅行日记》中写到,他进入昌黎大德增客栈,看见冀东一带商人带着家眷去东北三省,感到很高兴。他说:昌、乐、抚、滦等县,"向来往东经商者,皆不携眷,所以终不能植深厚之根据于东省,今则渐渐觉悟矣。国人多一个定居东省者,即日本人少一个侵入东省者,斯不独一乡之幸也"。李大钊十分关心国家民族危亡,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问题上,想得比别人多,也比别人深。

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也竭力树立中华民族的自尊,主张中华民族要独立于世界之林。

注意分析欧洲各国政治形式,着重介绍了各国社会党的和平运动。()

重视对俄国二月革命的研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立即引起该刊的注意,连续发表多篇文章,介绍此次革命情况,探索革命的起因和影响。其中尤以李大利的《俄国革命之远因近因》较为系统全面。

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揭露和抨击当时社会弊端。

对于农民和城市广大工人的艰难困苦生活,在该刊上都有所反映。该刊还对不合理的现实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该刊还通过诗歌、小说、谚语、谐文等形式,揭露军阀、官僚、政客上层社会的腐败生活。如张究公写的《北京竹枝词》数首,对他们的腐朽生活作了形象的描绘。什么宴会忙:请帖挥成付信差,军人政客坐团圆。还有什么捧角忙:楼名广德欢歌舞,嘱咐车来莫太迟。疏通忙:拍马吹牛擅长技,国亡家破也何妨等等。军阀政客们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与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该刊对青年和学生问题也曾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学生问题在中国和工人、农民、妇女问题一样重要,"中国之学生,实为最可怜之一阶级"。袁氏称帝时,"亦视学生如蛇蝎"。它并得出结论说"欧美之革命,泰半渊源于工人之呼号;中国之革命,则全酝酿于学生之运动"。

6月17日,该刊报道了张勋谒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消息,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

这样的一个杂志自然难为当局所容,1917年6月19日《甲寅日刊》正式停刊。

日期查询
2025年1月

甲辰年十二月廿九日

28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日语 德语 韩语 法语 西语 意语 菜谱 花语 酒方 历今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