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盲点》_读书笔记1100字
本书讨论“思维盲点”的定义,起源,其弊端的多方面及如何避免之偏方。一般说“带有色眼睛”或者盲点思维方式看问题,是指人在三观,学识,修养,看问题之角度,层面,系统,思维习惯及信仰文化及历史知识,世界国际政治大环境等背景有关方面出偏差。
因此其解决之道无非是需要多读,多想,多反思,多宽心,多城府,多正面,多行当,多用大数据等像是常识之“八多”。当然,上面这些可能只针对可见光世界,它对于黑洞世界自然是大黑之无解盲点?
然而,本书作者所提出思维盲点是定义为“思维盲点其实就是人类所不知道的地方,而使人感到无知的地方通常是人们对其他生灵的情感认识。我们并不知道其他动物是否存在意识和情感,因此,对于它们的表现有异于人类情感的地方,我们常常茫然无措,这时,我们的无知就充分显露出来了”。想一想,上对于盲点像只是一个认识的新角度,还是新概论般的新认识呢?这可能就是本书像“诗眼”一样的看点?显然,本书从第二章开始,还引入了像神秘成分。因此,作者在侃思维时,又引入了人的情绪因素。看来,除了上面个人想到的“八多”之外,必须加情绪或者情商等,包括,不是打做的内省法:思维的自我检查!实用主义:效果真理与逻辑真理的双重博弈;它包括实用主义之方法,经验,真理观,历史观及伦理学,像豆腐块散文解释。
他认为打破思维局限的武器是实用主义,可是难道实用主义本身没有思维的盲点?博弈否?他认为不可能,因为实用主义的发展过程属于藏机于身,待时而动。可又待何时,待多久,用什么标准来知道衡量?成功或者实用难道不是事后的结果。逻辑上没有在划圈?这是“新瓶装旧酒“或者“真理与真理的博弈”?他显然就是一位实用主义理论至上者。因为他认为:实用主义另“以效果为标准,跳出了无休止争论的怪圈,要想深刻地了解它对人们思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就必须从其他流派的弱点和实用主义的先进性说起”。像王婆卖瓜吗?他坚定认为“精神的乌托邦终将归于黑暗”。此处要盲点吗?它实用吗?
合上书,不禁想到“阳光之下,那里有什么新鲜事”,然而,如果从作者的角度想,这像是个非搞笑的盲点?
简言之,它本质上就像是一本实用主义心理哲学思想回顾大泡泡书,尽管他更愿意包装成为“机能主义”学派,因为其所提倡的实用主义便是机能主义学派的核心理论。然而,实用主义最大的弱点可能是因为缺乏想象力,而犯盲人摸象的毛病。人的想象力或者思维的格局,决定其能够走多远。愿意保养想象力的人,同样也依然喜欢参考实用主义学者文章作为避免盲点的保证。
(修改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