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珍藏版)》读后感4000字
【2019.2.15/7/9h40m】
写在前面的话没有深刻的道理,没有犀利的文字,有的只是混乱不看毫无逻辑。
“开始,进入荒原不要问为什么,如果足够喜欢也不要索取答案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
我也在用力的去读书写字,把文笔变得优美,可是路还很长,还得慢慢走……
“人性的美,不在标榜,而是行动。”所谓旅行和读书
人们都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只是在现在生活在世俗的人们来说,很大一部分人依然不知道该怎样的生活,该怎样让现实世界和内心感知保持平衡,该怎样的给灵魂找到一个出路。我们仍然毫无头绪,仍然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迷茫和困顿……
“城市生活中,这般可望不可即的诱惑,充斥在周遭。大多人的不快乐,是心灵无法穿透围裹自己的眩晕视场,看清要去的远方,是否有比眼前更令人眩晕的事物等待。”
说到读书,我们似乎没有古人那般纯粹而自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理想早已丢在身后。总是带着功利性,总在讨论着读书能带来什么?总在标榜着读书无用论。从未想过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看完一本书写一段文字,从未用心感受过每本书每个故事每段文字所带来温情和慰藉……
“不论有过怎样的经历,看过怎样的丑陋,只要心存美好,身处灰暗的世界便能看到光亮,身处光亮的世界便能看到天堂。阴暗或明亮的人性,不在于经遇,而是内心秘境永不倒塌。”
说到旅行,我们从未有过真正的行与体验,更没有深深的叩问过自己灵魂,思考这一切行走的意义。只是在上车下车间,看过这土地里一抹匆匆的色彩;只是在虚拟的世界,展示这彼端的美丽动人;只是在浮躁的人世,夸耀从未存在的足记。我们似乎忘了,身体该怎样的行动起来,抵抗现实生活的束缚与失控,寻找让心灵安息之处……
“荒原真正的含义,是一片心灵自由放逐之地。那里有久违星空,只随意地仰望一眼,就知自己的位置,既没想象的那么高尚,也没想象的那么卑微。那里有单纯,模糊的道德边缘是分外明晰的善恶边界。那里有安静,可以毫无顾忌地打量自己,只有独我的时候,才无视那些形形色色的标签。”
如果身体不能在路上,那么灵魂总要向前,才能保持平衡,让生活继续下去;如果灵魂被束缚了,那么身体总要撑起内心世界。如果什么都在渐渐地消亡,我们如同死去般,在人世里艰难的挣扎……
我曾试图理解这种恶劣的生活状态,得到的答案只有寂寞和顺从。如果心有欲念,你无法生存下去,如果心如死灰,你同样无法生存下去。
我只是用心的阅读每一本书里的文字带我去不了的远方,写下只言片语感念,陷入深深的幻想和思考……
我只是用心感受每一段旅程经历的孤独与叩问,留下深浅不一的足记,接受带来蜕变和深沉……
“生活就是这般,它可以是你想象的任何模样,却是万象成空的幻境。时刻清醒着身处何方,不因困顿抛弃自己,不因寂寞放纵自己,不因诱惑迷失自己,在气象万千的世界里,牢牢把握住自己,追寻最真实的内心。”所谓行走的开始
从几年前逃离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城,来到山坳里的大学生活,似乎这一切就以注定,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开始。从未有过对远方的幻想和憧憬,远方到底是什么,我一无所知。
“远方就是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些遵循内心指引的生活只是得不到而已。真的得到了,也就这么一回事。为了继续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希望,油条般的愿望又出现了。远方,果真是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这里似乎满足了行走开始的所有条件,远离世俗的生活,简单而落后,全是大山蓝天白云雪山,这里离天空更近,离西藏更近。只需要走在路上就能过上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里是川西。
从第一次开始爬山……
第一次开始骑行……
第一次开始徒步……
第一次开始摄影……
第一次开始独行……
“如果,认为一切都准备好了,需要的就是以最快速度上路。没有什么激情能够恒久,趁热好打铁。”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带给内心一种新的体验,登山劳累登高望远,骑行挥洒汗水,徒步灵魂的孤独与质问,摄影留着深处的记忆,独行对现实生活的对抗和安慰孤寂的心灵。
“实然,每一步都是过去与未来的割裂。”
曾经品尝过在路上给身体和灵魂带来的新鲜感,每次出发到新的地方,总是对这一切都赞叹不已,发网络世界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总在夸耀经历的种种奇闻,似乎忘了思考自己有什么收获,仅仅是一种满足感……
曾经品尝过在路上给身体和灵魂带来的孤独感,每每计划着远行,都兴奋不已。在路上,远离了人世远离网络,只与大山相伴,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就会自我对话,说服与被说服间询问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挣扎着前行……
“江湖是孤独的,在于内心。艰苦的旅行,极少与人结伴,表面上是担心相互妥协,影响效率。在内心深处,是不愿失去那份独处。人与天地融在一处,相互慰藉,相互温暖。而两个人就足以形成一个社会,使人深陷一堆琐碎,无法直面天地。”
……
在每一次的或喜或悲间的行走中,总在慢慢的成长与感悟。总在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每当遭遇现实的失控,为更有意义的生活撞得头破血流时,才慢慢的妥协,即使心有不甘,也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属于尘世,最终也还要回到尘世……
现在的行走,成了我庸常生活的一点 小点缀,成为我灵魂寄托的荒原之地……
“何为人生,何为看透,不过是一种妥协,不想再让脆弱心灵瞎折腾了。把握短暂的一生,便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追问。我义无反顾,走进一直渴望着的生活。”二十八天的“无闻东西”
从第一次听说西藏开始,想象着那片最接近天空的那片土地,干净神秘而虔诚……
从第一次听说过“318国道”开始,心里就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能亲自路过那该多好……心里就开始笃定一定要去一次。
“我再也无法回头了,人生中有些路只能走一次。”
两年前,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长途旅行,骑着单车,奔驰在“川藏线”上,去往那心心念念的虔诚之地。从开始的兴奋期待,转为疲倦懈怠,而后陷入深深的孤独中,总在叩问自己这样极致的生活有何种意义。每当在无人的深夜空旷山野里,身旁熟睡着一路的伙伴,却独自的失眠,总在询问内心深处的灵魂,总在矛盾中向前走去……(不愿回忆过往的事!)
“如果,我无法再睡在黑夜里,我将何处安放灵魂?”关于《北方的空地》
“旅行是一种探险,但最大的探险是人生。”
“旅行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论何种生活困境都持有一颗热爱的心,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
杨柳松,作家,旅行家,探险家,是首个完整探索世界第二大洞穴系统的中国人,还数次穿越艰险的大羌塘无人区,雨季穿越世界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任何一次艰苦旅行都足以成为户外经典。而他却从不以户外人士或探险家自居,若不是一篇应景式的关于羌塘穿越的旅行日志,他低调得绝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用他的话说,太热闹了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需要的是,以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的视角,对我们脚下土地的理解。”
杨柳松著有两本关于户外旅行的图书,一本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纪实《结,起点亦是终点》成为大峡谷探险旅行的经典指南。一本关于大羌塘无人区穿越的《北方的空地》,使中国的户外探险活动跻身世界顶尖行列,其低调毫无功利的旅行态度以及面对未知的决绝意志感染了无数的当代中国人。正如他所说,这是一个没有探险的时代,但不能没有探索,对自然,对自我。
羌塘,藏语意即北方未知的空地。
羌塘是前进还是后退,她一直是梦想,装备物的丢失,几经遭遇的种种小意外不断,在内心深处询问自己如何面对着准备已久的怅然若失……
“生活中很多事皆如此,不宜过度讨论。尤其三事,一是人生伴侣,讨论多了一定娶了别人的老婆。二是事业,讨论多了一定做着别人喜欢的事。三是旅行,讨论多了一定走在别人的路上。”
开始进入荒原,并没有让心足够的兴奋,反而是前后的种种矛盾在内心深处堆积,不断地询问自己,也不断地向前,远离人世的孤独和前路的坎坷……
“逆风而上,独伫山顶,眺望着荒原深处,才深刻意识到,我将要去的远方是何等荒凉。”
风雪泥地缺水高寒,更多的是一遍又一遍的对灵魂的追问,对生命的渴望……
人生的走向充满危机,有些事情不是靠防范就能避免,否则,命运便失去了意义。不要过多去设想无法应变的明天,而是是否做好了果真如此的心理准备,单纯而执著地前行。
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我们所期望的终点并不存在。生活总得继续。
- 不要什么都想拍,点到为止,错失美景也不要抱憾,留存心底的风景才是永恒不变。
- 太平坦的地方反而难走直线,更易迷失。生活也貌似,太一帆风顺了总觉得前面有个陷阱等待
- 对于旅行,一定要顺从内心的指引,不要过度迷信道听途说,不要被小说似的探险故事吓着。
- 风起云涌,气象即心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无边世界,气象万千,皆浮云过眼。
- 《最后的猎人》里老猎人说过一句话,“狼从不害人,只伤害汪汪叫的狗,都是教科书把它们写坏了。”
- 摆脱游戏的束缚,就要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玩在自己的游戏里,而不是听从那个从未见过的人的摆布。
- 渐,人生中最无法捉摸的面孔,让我们习惯另一种完全不想要的生活。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平稳过渡的润滑剂。渐,其实就是人生的惰性,不断向自我妥协的过程。
- 这些动物的行为,并非超自然现象,只是彼此被困厄在弱小星球,都需要单纯的鼓励,去延续对生存的渴望。善于发现,不吝感动,生命与生命间总有温暖的邂逅。
- 站在人群之外看人群,才知自我。远离规则,看着规则,才知一场游戏。世界的本质就是虚无,唯意识自由地飘荡。这个雪色清晨,给予我难以忘却的体
- 每个人都自以为看透了人生,其实看透的不过是幻象。
- 迷路和迷失,截然不同的本质。迷路是失去客观的方向,迷失是心无所依。
- 隐忍可以使自己成为愉悦的围观者,风轻云淡地就缕析了事物本质。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被围观者,别人享受了,还不买门票。隐忍的意志、感恩的心和谦卑的灵魂,是我一直崇尚的品质。
- 人生亦如此,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但经过无限想象后,困难也被无限放大。
- 世界其实无比简单,所有的复杂都是感官上的迷惑、大脑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恐惧。世界之所以简单,因为万物均有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