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修订版)》读后感1500字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好久没那么痛苦地读一本书。它就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最近实在无聊,我又是那种从一而终的人,只好硬着头皮看下去。但是对我这本书,实在不敢恭维,怪不得在微信读书上价格那么低。
青泽何许人也?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地位如何?我均不甚了然。第一次接触此人,是通过利弗莫尔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所读版本由青泽作序,记得他的看法也不是值得学习的那种。这次看他的书,纯粹是出于偶然,应该是搜索股票期货相关书籍时系统推荐的。当时看到青泽这名字,就联想到利弗莫尔,觉得是缘分,就有了看这本书的兴趣。也或许我前阵子有从事股票期货行业的志向,虽然如今已成为一梦,可是投资理财,是生活所必须的技能,因此,很想通过此书提高自己的水平。结果却是十分地失望。
本书的内容显得十分的单薄,翻来覆去说来说去,都是苏州红小豆、大连大豆、海南橡胶等几个案例。或许是我要求好了吧,其实一个人十年间有三四个得意的操作,可以一夜狂赚670万,也能几个小时输掉260万,的确是够吹多几次的了。只是作为一本书,重复来重复去,未免会使读者生厌,认为作者是在凑字数,浪费读者的时间。毕竟这也不是文学作品,大家全是实用主义者。
案例重复也就罢了,思想从头到尾其实也说说了几样东西:懂得看大势、增强修为、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策略等。通篇都是说这些,议论起又洋洋洒洒,简直是在考验我的耐心。而且所提观点都是没什么新意,几乎全部脱胎于《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思想深度却差利弗莫尔一大段。
语言的特点也是啰嗦枯燥。附录里说本书用一个月就完成了,缺乏润色不可避免吧。青泽哲学硕士毕业,念念不忘其身份,经常谈着谈着就往哲学的方向上靠了,让人不知所云,有喧宾夺主之嫌。他也爱引用些诗词,却令人看起来很别扭。在钱财的问题上,什么哲学文学,通通不重要了吧。
其实本书也不是一文不值,虽然它重复利弗莫尔的话,可是真理听7个7次也不会嫌多。而且书中的案例都是中国本土化的实战案例,还是受到了不少启发。这点尤为重要,我年纪轻,经验少,这是一个投资客最为危险的事。因为在中国的股市期货中,于其学习技术,不如把自己培养成一条猎狗,拥有无与伦比的嗅觉。而敏锐的嗅觉需要大量的经验作为支撑,如同一个从死人堆里出来的老兵,经历多了生与死,才知道在战场上如何保护自己。知识的获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自己观察研究,一种是通过书本学习。 从这点说,《十年一梦》对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我可不想在市场上破产了再重新来一次。年轻人必走的那条弯路,我没有什么好奇心。
伴随着国家政策对金融行业的调整监控,期货行业江河日下,不复辉煌,不少机构纷纷转做股票和基金,对期货避之如魔鬼。说是期货的咎由自取,好像也不对,它是一场合法的赌博,参与进来的人都知道,可是输了的人总会感到不公平,哭爹喊娘得要求整治。所谓的相关部门,各方面的好处拿够了,也乐意充当主持正义者,于是就有了当今期货半死不活的局面。可是正如书中所说:“中国未来几十年离不开期货交易,它的存在有合理的一面。”是的,相信期货在经历寒冬后,总会迎来新生的春天。正如1998年到2002,市场冷淡,多数人期货投机者找不到任何机会,但是2002 过后,期货重现生机,蓬勃发展。
个人没有期货交易的经历,也打算听从青泽的话:“不要轻易进入期货市场,你幻想一夜暴富,结果往往一夜暴毙。”朋友有在期货公司上班的,也劝我千万不要染指期货。发财的美梦人人都做吧,只是当你没天赋与能力时,最好离危险的地方远一些,不要贪恋悬崖边上的金子。
虽然书不怎么样,但还是祝计划终身从事期货行业的青泽老师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