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威廉·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时间简史》讲述是探索时间和空间核心秘密的故事,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这么黑、时间箭头等内容。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后来在对微观或宏观宇宙世界观测中得到证实。
1.宇宙是无限的,因为他是无限的,所以画任何一条线都可以认为是中线,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中心。宇宙是无限的,它没有边缘,那么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边缘。这不是简单的套用物极必反,这完全是我对无限的推论。
2.然而在广义相对论中,情况则相当不同。这时,空间和时间变成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影响了空间和时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影响了物体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去影响、而且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所影响。正如一个人不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不能谈宇宙的事件一样,同样,在广义相对中,在宇宙界限之外讲空间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引用时间简史。)
3.时间和光不是一种东西,这很容易想象。比如在黑夜里虽然没有光,但仍然有时间。光速和时间怎么联系起来我还不清楚。我不用去定义宇宙和时间的概念。宇宙形成之前是一个无穷小的奇点,而且无限紧密,我在这里说成没有,这不是唯心的没有,空间和时间在大爆炸时同时的从无生有。这就会产生两个问题,那个无穷小的产生一切的奇点是什么和它为什么要爆炸。那个奇点什么也不是,不是人类所认识的物质,可以起个随便的名字,比如上帝。它就是一个无穷小无限紧密的点,仅仅是一个点。它之所以要爆炸是因为它想那样,因为现在有了一切所以它爆炸了。这是无法证明的,人类的证明方法必然会引入第三方,为了证明第三方的正确又必须引入第四方,这样的证明会无休止的循环下去。(看到后来,才知道这应该算人择原理。)
4.空间和时间是一个整体,有空间的地方就有时间,有时间的地方就有空间。那么宇宙在膨胀,时间就在延续,宇宙一旦停止膨胀,时间也就停止。那就是世界末日。时间和空间只能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的夹角只能是零。因为它们在大爆炸之前交于奇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平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整体意味着它们不可能单独存在。这样,接着我必然得说,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那么它们有速度吗?因为空间膨胀有速度,所以时间也必然有速度,即空间膨胀的速度等于时间的速度。
5.在任何方向上看,宇宙都是一样的。既然宇宙在膨胀,膨胀的速度怎样?既然有速度,它必然会有一个参照物,就象光相对假设的以太一样,我们又要假设什么呢?万物形成之前只是一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零,爆炸之后膨胀。可以想象我们也是以相对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的物体远离我们的速度远离它。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如果膨胀的速度是超光速,我们就是超光速,如果膨胀的速度是光速我们就是光速,如果膨胀的速度低于光速我们就低于光速呢?对于第一种可能,如果我们超过光速,我们显然不可能看到光。对于第三种可能,是我们从一产生就是光速还是后来慢慢变成光速呢?
6.回过头来看一看开头,任何一条线都是宇宙的中线,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宇宙的中点,这明显是认为了无限等于无限。因为无限和无限是无法比较的,就是说我们不能比较线左右的大小也不能比较一点离边缘各连线的大小。你无法证明它们相等,也不能证明它们不等。但是我觉得可以想象出一种相等,你说不等我也不会反对,但你不能说其中任何一个大。我非常倾向于相信无限等于无限。
7.接着4的推论。如果我们可以时间旅行,我们回到过去的时间。因为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过去的空间和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现在的空间和现在的时间,我们也就是回到了现在。这有意义吗,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我无法想象我们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它们明显已延续成了现在。(我在这里丢掉了一句话,当时我在写上面一句时打算把它放在这里,可是当我写完之后却再也想不起来了。而那句话正好又是我感觉包含了真理的一句话。那大概意思也许是过去是现在,现在是现在本身。)如果它们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话,那意味着每一个时刻都象照片一样静止,并且是绝对静止在一个地方。这是错误的。我还没有想说时间旅行不可能,只是想假设空间和时间的速度比光快。时间的速度是个什么概念,这似乎象水里燃烧的火一样无法想象?
太阳光要经过八分钟到达地球这句话里有两个内容。一是光的速度,二是时间的长度。我们所认识的时间,是我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这是一个人为的划分,之后我们才测量出光的速度。我们一直把时间当成一种长度,似乎它的速度无穷大,只要物质达到那里,时间同时也达到了那里。时间的速度就是宇宙膨胀的速度,它应该比光的速度快。这样的推导,将推出宇宙是有限的结论。
时间简史读书赏析 第(2)篇终于读了这本世界级畅销书。之前一直望而生畏,真正读进去竟然手不释卷。曾经有人说过,真正的大师让女仆都听懂深奥的理论,霍金对这些天书一样的理论是如此得心应手,以至于,虽然我离看懂这本书还很远,但是至少前五章运用我的高中物理知识竟然能看懂七七八八,并且在高考七八年后得到了一个系统的巩固,明白了它们的运用方法([捂脸]后知后觉,对不起高中物理老师),至于后面的相对论和超弦定理,实在是无能为力,不过还是比较流畅地读完了,着实佩服。大概是看虚无缥缈的文学理论太多了,现在看实实在在的科学理论竟然觉得津津有味,至少是实实在在的按部就班推导和实践检验。宇宙从何而来,将往何处去,思考这个问题让我伤感,尤其是读完时间简史。宇宙之大,那些数据让我恐惧,我不得不怀疑人类的产生只是宇宙的意外,整个人类的历史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弹指一瞬,何况一个人的一生,何等的微不足道啊。人类在宇宙中多么渺小,又是多么幼稚,多么脆弱,也许下一个瞬间(对于宇宙来说)人类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人类,这些小小的智慧生物,一代一代致力于寻求宇宙的终极秘密,自己的终极来源,这人性的小小光辉,想想竟然也有热泪盈眶的冲动。正如霍金在结语中所说的,“在18世纪,哲学家把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知识当作他们的领域,并讨论诸如宇宙有无开端的问题。然而在19世纪和20世纪,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来说,科学变得过于专业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把他们的质疑范围缩小到如此程度……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堕落啊!”我坚信哲学并不只是文字游戏,哲学本是科学,所以我读文史哲也从来不愿放弃理性思维,我学习文学也从不愿意酸文假醋摈弃高科技,相反,我热爱黑科技和前沿科学,享受它们带给我的一切生活便利。读好的科普文章带给我的快乐和震撼绝对不亚于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科学和人性从来都应该是并行不悖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想到人类的诞生背后是无数个天时地利的条件,几乎渺茫的概率,我又不得不怀疑真的有上帝存在。啊,真的,这一辈子,过得开心就行了,真的,大家。
时间简史读书赏析 第(3)篇首先这本书更像是物理哲学,在探讨宇宙是什么,怎么来,怎么发展,以及人们探索这些问题的发展过程。高中物理其实已经可以窥探到大部分理论,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不确定性,以及浅尝辄止的各种粒子和力。霍金的很大一部分成就,应该是丰富了大爆炸和奇点理论,自哈勃发现红移、而且越远的恒星红移越大,推翻爱因斯坦宇宙常数之后,大爆炸和奇点理论可以给出一个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解释,让我们了解宇宙怎么来的、在怎么发展。虫洞也许真的存在,期待随着科学的发展,能发现更多的佐证。这本书是霍金沥血之作,尽管本身就在做物理学科普,但还是有些地方比较难懂,以后有时间会再读一遍,也许理解会更深一些吧。值此霍金辞世之际,了解一下他的著作,感喟身残志坚的励志人生之外,更要感谢霍金对于物理学做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