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MBA江苏教育中心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画”重点建设的着名学府,入选“珠峰计画”、“111计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有全日制学生69196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24202人,本专科生43383人,留学生1404人。
作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涵盖13大学科门类,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吉林大学MBA江苏教育中心成立于2014年,中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高教区,在苏州、无锡两地开设MBA班,是华东地区最具性价比的MBA项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吉林大学MBA江苏教育中心
- 英文名:Jilin University MBA Education Jiangsu Center
- 简称:吉大MBA江苏中心
- 校训: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 创办时间:1946年(丙戌年)
- 所属地区:中国 吉林 长春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类
- 学校属性: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画
中央部高校属
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评定) - 主要院系:法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等
- 主要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人 - 现任校长:李元元
- 知名校友:刘延东、张海迪、徐显明、李鸿忠、马蔚华
- 硕士点:299个
- 博士点:237个
- 博士后流动站:42个
-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2 个
- 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学校代码:10183
- 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校简介
简介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画”重点建设的着名学府,入选“珠峰计画”、“111计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併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合併之后,由于规模庞大,又分布在长春各处,有“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校园当中”的美称。
吉林大学在历年全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前十,2015年最新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第8。
学术研究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新一轮“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23个。
2013年,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到账经费突破7000万元;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2项,立项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11项成果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1项,打破了连续两届没有一等奖的局面。3部书稿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二位。1430篇论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被收录论文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六位。
对外交流
截至2014年7月,学校已与美国、德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7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係。先后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大不列颠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係。
师资力量
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教师6630人,其中教授205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213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双聘1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7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8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创新团队5个,“长江学者奖励计画”入选者2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中央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画(含重大科学研究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人。
学科建设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 大学科门类。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知名校友
2015年中国杰出校友排行榜显示,吉林大学以195人位列第8名,其中杰出政要校友排名第4名,杰出社会科学家排名第8名,两院院士排名第10名。
MBA项目
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早在1955年吉林工业大学建校时成立的工程经济专业。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吉林大学惟一的文、理、工相结合的学院,是当时教育部较早批准成立的管理学院之一,在国内重点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面向外向型经济与管理、面向现代化管理、面向资讯时代的管理、面向国际化企业管理,形成了管理学院办学的优势特色。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常年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政要来院讲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 114人,其中教授48人(含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39人、讲师26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我国管理学界的前辈杨建元、陈焕友、沈景明、周三多、吴洪、陈松年、赵恩武、蒋葆芳、郑大本等学者都曾经在我院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含重大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含重点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0项、其它部省市级纵向项目110项、各类横向项目144项,科研立项经费达5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出版教材、专着2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同时还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报告,为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于1997年获得MBA办学权。依託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端的课程体系、高度开放的办学模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秉承“人本、尚和、求是、创新”的发展理念,凭藉“基础扎实、学风朴实、为人诚实、做事务实”的独特优势,学院18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五千余名MBA毕业生。依託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背景平台、六十年的学科发展积澱和MBA办学经验,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筹就了为社会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坚实基础。
吉林大学MBA2013年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MBA”称号,此排行榜已联繫发布十一年,是我国目前关于MBA排名最有影响力最权威的排行榜。2013年我院跻身“中国最具发展潜力MBA排行榜”第4名,这是东北地区院校的最好成绩。
课程设定
MBA学位基础课:基础英语、商务英语、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
MBA必修课:管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管理、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学原理、总量经济学
吉林大学MBA“四高人才培养体系”
MBA选修课:创业管理、管理沟通、国际金融、公司治理、信息分析与决策、国际商务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管理决策模拟、电子商务
学制及学习方式
学制2.5年,最长不超过4年;每月集中一至两个周末(周六、周日全天)上课。
上课地点
苏州、无锡
历年分数线
2012年 155/48/90(自划线) (国家线155/41/82)
2013年 160/48/100(自划线) (国家线155/41/82)
2014年吉大自划线:
吉大A线:165/50/100
吉大B线:等同于国家A线(160/41/82)
2015年吉大自划线:
吉大A线:160/50/90
吉大B线:等同于国家A线(160/40/80)
呈逐年下调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