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解
1、蔡女:蔡琰(文姬)。
2、拍:乐曲的段落。
3、商弦、角羽:古以宫商角徵羽为五音。
4、:叶落声,喻琴声。
5、逻娑:今西藏拉萨市。
6、东掖垣:房任给事中,属门下省。
7、凤凰池:凤池,因接近皇帝之故而得此名。
译文
当年蔡琰曾作胡笳琴曲,弹奏此曲总共有十八节。
胡人听了泪落沾湿边草,汉使对着归客肝肠欲绝。
边城苍苍茫茫烽火无烟,草原阴阴沉沉白雪飘落。
先弹轻快曲后奏低沉调,四周秋叶受惊瑟瑟凋零。
董先生通神明琴技高妙,深林鬼神也都出来偷听。
慢揉快拨十分得心应手,往复回旋仿佛声中寓情。
声如山中百鸟散了又集,曲似万里浮云暗了又明。
象失群的雏雁夜里嘶叫,象胡儿恋母痛绝的哭声。
江河听曲而平息了波澜,百鸟闻声也停止了啼鸣。
仿佛乌孙公主远怀故乡,宛如文成公主之怨吐蕃。
幽咽琴声忽转轻松潇洒,象大风吹林如大雨落瓦。
有如迸泉飒飒射向树梢,有如野鹿呦呦鸣叫堂下。
长安城比邻给事中庭院,皇宫门正对中书省第宅。
房才高不为名利约束,昼夜盼望董大抱琴来奏。
赏析
全诗写董大以琴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意在描摹琴声,明以赞董大,暗以颂房。全诗巧妙地把董大之演技、琴声,以及历史背景、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既周全细致又自然浑成。最后称颂房,也寄托自身的倾慕之情。诗以惊人的想象力,把风云山川,鸟兽迸泉,以及人之悲泣,人为描摹琴声的各种变化,使抽象的琴声变成美妙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易于感受。是一首较早描写音乐的好诗。
猜您喜欢更多》
- 沁园春(和邓季谦通判为寿韵)
-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 沁园春(甲辰饯尤木石赴九江帅)
-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
-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
- 沁园春(己未初度)
- 念奴娇(己酉振鹭驿和黄茶坡韵)
- 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
- 沁园春(和广文叔有季秋既望之约
- 沁园春(庚寅为亲庭寿)
- 摸鱼儿(壬子初度)
-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
- 木兰花慢(送朱子木叔归池阳)
-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
- 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
- 沁园春(代为亲庭寿)
- 沁园春(甲辰寿王总侍)
- 沁园春(丙午和淮安朱赞府韵,以
- 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一作张谓诗
- 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
- 沁园春(庚子登凤凰台,和壁间韵
- 沁园春(赋静斋叔溪堂)
- 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
-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 沁园春(丙午寿常丞叔)
- 念奴娇(见郑文昌于上柏)
- 夜中对雪赠秦系,时秦初与谢氏离
- 沁园春(庚戌初度自赋)
- 摸鱼儿(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与“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相关唐诗三百首阅读
精品推荐
- 小学英语单词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