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 成长>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作者:
出版社: 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Flash Foresight:How to See the Invisible and Do the Impossible
副标题: 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译者: 金丽鑫  |  约翰·戴维·曼
出版年: 2016-7
页数: 272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10083030
8.4
314人已评价
5星
43%
4星
44.3%
3星
10.5%
2星
1.3%
1星
1%

评价“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 最新
  • 热门
  • 0 大卫的纵横四海 2016-08-05

    思路比结论重要,值得用心再读几次

  • 0 林资言 2016-08-18

    这本书的装帧,真的是美翻了。逼格非常高。太值得收藏了。未来并不遥远,你要学会预见未来,才能把握先机。

  • 0 药山 2016-07-29

    极好的管理学书籍

  • 0 书路 2016-08-03

    在“借书人”微信公众号上借的,送书上门很方便,共借了10本,这本最好看。

  • 0 一只龟 2016-07-31

    可以关注其中提到的一些产品和趋势,更重要的是思维方法和眼界。

  • 0 Yu_Kuri 2016-07-31

    闪现的远见力有七个触发器:1、从确定性开始(使用硬趋势预测将会发生什么);2、洞察先机(基于你所知的未来,确定策略);3、变革(利用技术驱动型变革发挥你的优势);4、跳出你面临的问题(这并非真正的问题);5、反其道而行(看向没有人关注的方向,做没有人做过的事);6、重新定义和再创造(用强有力的新方式识别并利用你的独特性);7、主导未来(否则别人就会指给你一个未来)。

  • 0 Geneviève 2016-09-03

    看了但是并没有看懂T T,原理读过了还是学不会应用

  • 0 墨鱼 2016-08-07

    我最喜欢的书中观点,即直接跳过。

  • 0 PHZ 2016-08-14

    前所未有 非常好!

  • 0 默然 2016-09-06

    观察-提炼-大胆预测-改变

  • 12 恶鸟 2016-08-18

    这个书其实可以同等于日本文学中的治愈系,只是它发生在商业经济里,给那些在商业未来没法把握的人给予一点慰藉,其实并不能帮助什么,唯一好处让焦虑的心可以得到一种未来可以把握的假象,其实伟大的变革都还是在那些少数人手里,大家恐惧时你要贪婪,大家贪婪时你要恐惧这才是大师

  • 12 亦如是 2016-07-08

    这本书真的超级棒,我们低头走路的时候,总要有个人提醒我们还要抬头看路,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人。面对风云巨变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书中的七个原则就是解决方法。同时,书里还有很多关于环保,保健,商业等我所关心的细节,很有意思,让人醍醐灌顶。16.7.8

  • 5 80初大叔 2016-07-17

    世界的样子,在于你看它的角度。很多大概率事件就可以试一把,比如老龄化社会来之前,你就可以投资相关的项目。

  • 4 科学家种太阳 2016-08-31

    书内容不多,通读也就一小时多,给我的感觉是「炸裂」。作者归纳了一个金字塔,从下往上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本文基本上集中了智慧。大脑按摩。

  • 3 后浪 2016-07-18

    人人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但“势”在哪里、如何预测、又怎样抓住呢?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未来科技的趋势,并且把远见力总结为一种可以开发、深化、细化的技能,任何人都能迅速掌握。 教你抓住硬趋势,改造软趋势! 还能让你掌握一种可以开发、细化、强化的预测技能。

  • 3 戴蒙德 2016-08-03

    预测趋势不是什么歪门邪道。科学的运用自身才智,结合历史和当下环境,找到下一个风口。实现自己的价值,做自己的主宰。

  • 2 Jialing 2017-04-29

    预测未来的7个原则:从确定性开始,洞察先机,变革,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主导未来。光看原则非常干瘪,读书的过程是理解作者认知逻辑和背景信息。

  • 2 阿蘑 2016-07-04

    武装技术、武装资本、也要武装理念和远见力

  • 1 吴玉昆 2016-09-20

    2016.8.22 亚马逊已购,九月开始读,9.19日读完【九月月度目标】。不错,第一章“世界是确定的”是关键,也统领了本书后续章节。从确定性出发,寻找硬趋势,然后改变软趋势。用李开复的那句话说,就是“改变自己能改变的(软趋势),接受不能自己改变的(硬趋势)”,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强调如何从自己不能改变但是明确要发生的硬趋势中获得机会。 将关注点放在确定性上,也就是“变化规律”上。正如《失败的逻辑》等书所强调的那样,变化规律又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化和线性变化两类。更值得提醒的是,这两种变化其次是互相包含的,相信看过“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这个视频的人,会对这个观点有所体会。 2016.10.02 写完读书笔记,见wordpress

  • 1 kk1989 2016-09-07

    作者对软趋势和赢趋势的区分很有意思,事实上是采取了折中手法,避免完全的不可知论和彻底的人定胜天,本书的指导意义在于看清能看到的并通过努力获得其中的优势地位,难点在于对边界的确认——究竟什么是可以依靠的硬趋势?人口统计量的变化?人性的根源?

  • 最新
  • 热门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