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给你讲一个我听过的一间事情:
在一次培训课上一个算得上成功的女士(在上海有车有别墅,孩子重点大学,老公事业有成,自己也是个的老板,家庭也算幸福的那种)讲了她幼儿期的经历,大致是这样的:
她上幼儿园父母很忙也是全托,周末也借在姨妈家,有一个周一小表姐说快点把这个“滚蛋”吃了去上学(吃鸡蛋),可能孩子无心,却对她造成了伤害,她特别难受当时很想父母。后来得了肝炎出院后又被学校隔离起来关在一个小黑屋里一个礼拜...她认为是这些经历造成了她一直以来觉得心理有缺失感,特别渴望被关爱,无论是家人的还是朋友的。
再说一下我的一次经历:
我也5岁那年(我可以肯定这个年龄)的一个夏天妈妈把我和哥哥送到奶奶家,我晚上非要跟哥哥睡,不跟奶奶睡,因为哥哥跟四叔睡,床小四叔不同意,我很倔就被四叔关在后屋外直到我屈服,那里刚好是一片竹林,黑黑的,怕得不得了,不知道我现在怕黑会不会跟这个有关?后来我妈妈来看我们当天就自己走了,我当时那个哭啊...是我三叔背着我哄的我,就那次经历我至今都很想他。其实总的来看对我帮组最大的是我四叔,我跟他接触得也最多,学习困难期也是他帮组的我,根三叔反而见面很少但我心里想的反而是三叔不是四叔,可见特殊经历对孩子的影响。
我初中、高中也是离家上的,有时候特别想家,周末或者放假回到家了出去玩后,有时候看见大人不在尤其是妈妈不在心里特别的想。后来长大了,上大学后直到现在特别想自己的父母,总觉得他们在我过去的生活里陪我太少了,特别的遗憾。大学期间有些话很想给妈妈讲却将不出来。
也许女的比男的容易受影响?但我觉得有条件有机会多陪陪孩子,自己不行,家里的老人也比在学校好。万一孩子晚上调皮了被老师处罚说不定会造成终身影响呢。到了晚上孩子最容易想家,老师也最疲惫,孩子一调皮,爸爸妈妈都会发,罚孩子别说老实了。不过要是学校能隔一天接一次倒是不错,呵呵。
主贴我已经回复过,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不会送寄宿制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