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2020-07-10
一、稳中求变,保持创新
今年的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题(以下简称为语文试卷)总体上延续了以往四大板块命题的形式,整体而言,题型变化不大。从具体的题型细节上看,全国卷的发挥也是比较稳定的;再具体到题型的考查深度,考生们可以发现传统题型与创新题型的结合趋势更为明显,如文学创作理论与文本解读。该试卷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的考查,保持了创新的趋势。
二、取材广泛,内容多样
今年的语文试卷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与热点素材,既有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又有对世界文化经典的解读和拓展,还有对时事要闻热点的关注。整张试卷取材范围广、跨度大、内容丰富,更需要考生博观约取,拥有宏大的胸襟和开阔的眼界。
如论述类文本阅读,从孔子时代的孝到现代社会中家庭伦理的变化,孝的内涵在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古代诗文部分又很好地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士大夫、文人的精神传承。这些试题都将传统的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融合。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海明威则是西方战后精神的象征,他的硬汉精神也非常符合当下的文化语境,创作原则更是后人效仿的对象。
三、立足现实,强调应用
现实问题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命题也无法脱离现实情境。纵观全卷,大量题目应证了这一点。
论述类文本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在当下的适应情况,苏轼的政治举措、人格风度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提及的中国行星探测系列被命名为天问,更是将屈原时代人们对宇宙苍穹的奇幻想象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与今日的科技发展、航天技术相结合,就像是为中华民族圆了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作文也是同理,材料中的三人中无论是哪一位,我们都可以聚焦于他们的品行、家国情怀以及个人境界的层面来提炼作文立意,将提炼出来的人物精神放到现代的背景下观照,指出他们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从中获得启发并激励我们学习。
总体来说,全卷的题型变化相对较小,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材料的丰富程度以及题目考查的深刻程度是全卷的突出亮点。考生在备考复习时仍需注重传统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沉淀,不仅要传承其形态,更要继承内核;同时,也需注重对时事资讯素材的关注与思辨,开拓眼界,锻炼思维。
【2020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卷评析】相关文章:
★ 2017新高考语文“阅读量”加大,考生如何“快”与“准”?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