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2016-08-05
据媒体发布的广东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50.3%的受访者表示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位列“最期待”职业榜首。有意思的是,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高考“状元”中,无一人选择医学专业。有至少20%的医学院毕业生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了今年的高考“状元”无一报考医学专业,并采访医疗行业的相关人士,陈述这个行业有多苦多委屈,以佐证因为行业的困境,仿佛医学专业已经被冷落了。可是,“状元”不报考医学专业能说明什么呢?
从我个人的经历看,这个结论十分不靠谱。以我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医学属于我们学校的强势学科,每年招收医学生的分数都非常高。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学制八年,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来学习,但该专业在很多省份的分数线都位列第一。由此,仅仅因为几个“状元”没有报考,就说医学专业被冷落了,还真有些危言耸听。
广东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却呈现了另一番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医疗行业并没有那么糟糕,至少是正常的。比如,“至少20%的医学院毕业生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这个数据其实是很令人欣喜的,因为这意味着有将近80%的医学院毕业生在从事医疗行业,这比很多专业都好太多了。
至于报道中所说的“超七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这更多是一种情绪表达,不足以说明医学不讨人喜欢。假如我们多加留意,就会发现这种情绪其实存在于各行各业,比如媒体人不希望子女学资讯,律师不愿意子女学法学,教师不愿意子女以后当教师……但这些话,又有多少是真实的意愿表达呢?
所以,不愿意让子女从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更多是在发牢骚。现实中,很多行业都是因为家族从事的人多了,反过来鼓励子女学习相关专业,并在将来从事这个行业。因为自己有很多资源,以后可以帮到孩子,让他们省点劲儿,教师、记者、医生、公务员,等等,不都有这样的案例吗?
在这样的语境下,医学被冷落,更像是人为制造的话题,至少不是全部真相。当然,这些话题之所以容易引起关注,是因为存在孕育它们的现实土壤。就像医学专业被冷落,就与医生的职业困境有关,比如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学制长、起薪低等行业状况……但不得不说,即便如此也上升不到医学专业被冷落的高度。行业的困境、群体的权利当然需要去正视和解决,但因此就去制造一些伪命题,倒也没有必要。
【广东50.3%的受访者表示期望子女从医】相关文章:
西藏: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专业加试工作的通知
青海: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1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为你讲解女高音高考曲目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4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二)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