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资讯 >专业资讯 >传统文科专业“示好”理科生
传统文科专业“示好”理科生
时间:2020-08-31 17:12:48
预览:318

传统文科专业“示好”理科生大学招生口味显著改变,“文科好读好考”的论调应当纠偏

选文科的考生今年感觉有点“亏”。根据高考本科最低录取控制线,文理科一本线之间的分差43分,二本分数线的分差高达72分。

大学招录的文理科分数线,直接对应高中阶段的“文理分流”。对正在读初中和高中,尤其是即将进入分流通道的学生来说,今年的巨大分值差到底传递了哪些重要信号?

近日,不少高等教育界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流传在高中教育界多年的“文科好读、好考”的论调,到了必须纠偏的时候,因为大学招生口味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就连传统的“纯”文科专业,眼下都在敞开大门欢迎理科生。

招生天平倾向理科生

高中文理分流,对中学生来说是关乎人生发展的重大抉择。但做这个决定前,高中生够理性吗?即便是文科学得出类拔萃的学生,也该关注高校正在传递的招生新动向。

外语类专业,一度在文科生中受捧。但记者统计上海外国语大学近3年在沪招生计划时发现,其招生天平正在逐渐向理科生倾斜。2011年,上外在沪招收文科生119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40%,而2012、2013年,上外的文科招生计划数分别为178人和85人,占招生总数的33.6%和33.2%——3年间减招将近7个百分点。而从2011年至今,文科考生数占考生总数比例却从35%上升到44%左右。

除了上外,不少所谓的“文科好学校”,文理科招生比始终维持在3∶7左右。复旦大学是一所文理科综合型院校、沪上文科教育“重镇”,但复旦每年的高考招生计划中,文理科生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1∶2。

高校文史哲专业,是很多真正的文科爱好者的首选专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白彤东告诉记者,“未来多招一些理科生是明智的做法”。实际上,哲学是一门极讲究逻辑严密性的学科,要求学生有宽阔的理科知识背景。“招收太多文科生的弊端是,大家做研究的思路和选题上会出现‘诗化哲学’的倾向,而另一些重要的哲学分支研究则没有人去钻研。”

部分文理兼招专业停招文科生

虽然高校调整专业生源结构的意图如此明显,但很多考生似乎无动于衷,仍然选报文科。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教授说得直接:相当一部分考生报考文科,并不是真的喜欢、擅长文科,而是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博弈。比如,有人认为文科专业似乎对口公务员等白领工种,将来从事的职业比较稳当。“现在的社会很讲求实际利益,考文科的大部分人都奔着热门的专业去了,很少有人愿意考人文学科。”

文科考生多了,高校文史专业的好生源没有显著增加,但诸如经济、金融、法学等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也没有敞开大门欢迎文科生。相反,招文科生的计划数正在逐步收缩。

以法学专业为例,很多高校历来实行文理兼招。2010年,以法学教育见长的华东政法大学瞄准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新设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但分配招生计划的名额时,文理科比例被设置为3∶7。院长罗培新教授解释,国际金融法律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法学主干课程,还要涉猎高等数学、统计学、财务会计等大量和数理相关的学科。

还有一些原本实行文理兼招的专业,近年已停招了文科生。眼下,不少高校的管理学专业已不招文科生,而经济类专业在招生时,则将文科生的比例一压再压。本市一些985高校的经济学院,每年招生数超过100人,但给文科考生的招生计划只有20人左右。

通识教育要求文理兼修

高校“重理轻文”正进一步加剧,“纯”文科生显得穷途末路。对此,一些高校专家建议,广大中学生应尽早认识到大学教育的转型——不是偏废,而是兼修。

“很多大学都在试验通识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文理通融,如果中学仍然实行文理分科,且往应试教育的方向去分,那就有点背道而驰了。”温儒敏认为,无论是大学招生制度改革,还是未来的高考改革,重点都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这一点而言,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流,甚至有些学校从高一开始就实施文理分班的做法,已经跟不上大学的改革步伐。

其实,作为大学招考制度改革的风向标,很多名校正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向社会和考生传递自己的选材理念:基础知识越宽阔的学生,到了大学会更有优势。

比如,复旦大学的“千分考”即要求考生有“十个手指弹钢琴”的能力。同济大学今年开展自主选拔时,特别提出“文理兼修”的理念。该校除了把日语、英语、新闻传播专业向理科生开放,也首次将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以往只招收理科生的专业向部分文科生开放。

按照白彤东的说法,并不是大学不待见文科生,而是很多文科考生误解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数理统计的方法。而更多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其实质是文理交融。”显然,对于那些因为数理学不好而取道文科的考生来说,大学学习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

大学推荐 更多>
热度5.3万
热度2.2万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