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栏
当前位置: > 陕西的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

校友会排名71名 查字典排名114名
所处城市:陕西西安 学校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招生电话:029-85310332 电子邮箱:jwzb@snnu.edu.cn
官方网址:http://www.snn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b.snnu.edu.cn/

学校简介

211工程 自主招生 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两个基础教学部,62个本科专业;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在国家现有12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 3 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2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28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92人,副教授452人,博士生导师1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68% 以上。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7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 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017人、研究生6688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近4万人,外国留学生335人。

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 项;有6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14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教育部项目32项;有10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 1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数历年均居陕西高校之首;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36部,发表学术论文3600篇,其中高层次论文985篇。自然科学“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项;获奖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学术著作68部,发表学术论文3363篇,其中高层次论文1573篇, SCIE 论文522篇,获得专利16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积学”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在课堂教学以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三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学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2004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 9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296.8万册。学校还设有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和全国唯一的一所妇女文化博物馆。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0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 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集团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3000余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和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 [展开]
隶属于
教育部
创建时间
1944年
学校类型
师范类
重点学科
4个
硕士点
10个
博士点
104个
院士人数
205人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男女生比例
41.6%
特色专业
重点专业
汉语言文学

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知道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而且,你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英语

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学费信息

当前学费:免费(免费师范类专业)
免费(免费师范类专业)

就业情况

我校2013届各类毕业生共6814人,其中本科生4415人,研究生2399人。

截止2013年7月1日,全校总就业人数6144人,就业率为90.17%,其中本科生就业4107人,就业率为93.02%;研究生就业2037人,就业率为84.91%。从就业区域分布看,2013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84%,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16%,基本符合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从就业行业分布看,2013届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比例为60.51%,在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为19.71%。从就业地区层次分布看,2013届毕业生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城区就业比例为42.55%;在地级市就业比例为34.02%;到县级用人单位就业比例为23.43%。这说明我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层次较高,也反映出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的认可。

陕西师范大学-咨询平台
  • 您好,您有哪些想咨询的问题呢?
  • 招生政策 志愿填报 专业咨询 升学就业 留学交流 其他
联系电话
咨询内容
免费咨询
029-85310332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