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1st solar term)
Feb.3,4 or 5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雨水
Rain water(2nd solar term)
Feb.18,19 or 20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惊蛰
The waking of insects(3rd solar term)
Mar.5,6 or 7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1]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按图锁记】用英语表达中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章:
最新
2016-10-26
2016-10-26
2016-10-26
2016-10-26
2016-10-26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