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从教改中学习教改

从教改中学习教改
来源: 生物网| 2013-01-16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资讯

学习园地

毛泽东,一个没进过一天军校的师范中专生,何以能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他由一个门外汉而成为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的法宝,就是他的8字妙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毛泽东明确指出:“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这8字妙诀,不仅造就了毛泽东,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将军、元帅。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是——从工作中学习工作,从策划中学习策划,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演讲中学习演讲,从交际中学习交际……,当然,我们在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也不妨“从课改中学习课改”,一句话,在实践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本领。

鲁迅先生说过一段妙语:“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使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对于教育的理解,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宝贵的还是贫*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理想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从大的方向来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会追求跟国际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那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强调以学生为真正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身的一种体验、学生自身的成长为核心。这是我们整个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一个方向。

下面首先谈谈经过一年半的课改实践,从中发现的一些明显变化:

一、教师,不再是被动奉献:

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比方可谓不少。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教师是德高身正的楷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教师是人梯;教师是铺路石;教师是红烛;教师是春蚕……,这些比方都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以及人们对教师劳动的尊重。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开端,如今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做教师的也经常会轻轻地问自己:我是谁?在这里我想提自己的一个观点:教师,是一面镜子。教师不再是被动奉献,而更应该去主动发现。为什么这么理解呢?

下面就让我和大家先分享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公主叫娜莎,她头上披着很长很亮的金发,长得很俊很美。她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内,几乎与世隔绝。与她朝夕相处的是一个老巫婆,这个老巫婆天天念叨娜莎长得很丑很丑。娜莎就真的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从此不肯走出古堡,心甘情愿的被囚禁在塔内。

这位漂亮的公主之所以羞于见人,陷入自卑,是因为从那个老巫婆的眼里,她只能读出自己的丑陋。正是那个老巫婆让她迷失了自我,让她丧失了自信。所以,我认为老师是面镜子,正确的做法不该像那个老巫婆一样,去筑起学生心中自卑的牢笼,而要善于让学生从镜子中发现自己的美丽,哪怕有时甘愿做一面放大镜,带给学生快乐时做一面哈哈镜。

二、教材,不再是绝对权威

新教材一改旧教材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冷面孔,变身为一本材料或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更直接的讲,新教材的身份降低了,面孔亲切了,教材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教材的编写也从“童心”、“童趣”出发,内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教材中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有亲近感。

另外,使用新教材以后,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现有课本,新课程标准鼓励老师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有权自己选择教材,甚至编写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它的功能定位也应由“控制”和“规范”逐渐转向“为教学服务”。

三、教学,不再是简单灌输

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对学生来说,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甚至是痛恨的,苦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是幸福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

教育应是一种唤醒,而非一味灌输。以往那种老师说学生记、老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教学法将被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所代替。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素材或话题,引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思考、学会探究,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的变化。以前的课堂总是力求整齐划一,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而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提倡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如此,新课程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让我们共同记住:教学,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

【从教改中学习教改】相关文章:

黑猩猩“语言学家”去世

海克尔,E.

人大代表称高考严重不公 细数其五大危害

《分子细胞》:双链DNA同源重组与修复研究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水分饱和亏的测定

生物实验室常识

中国生物学家胡经甫

埃克尔斯,J.C.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