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学习方法 >对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来源: 生物网| 2013-01-16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学习方法

学习园地

中的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在生物学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在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同时,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生物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 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生物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 有广泛适应能力并有一定创造性的人。这就是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从这样的素质观出发,在生物学教育中实 施素质教育应把握 以下几方面:
1.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素质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生物教材在这 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如世界是物质的原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观点在生物科学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例证。再如,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讲解《森 林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婚姻法》等法规,帮助学生树立法制的观念。
2.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 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
(1)科学方法。生物学教学除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分析、概括方法; 类比、推理方法;科学假说方法等)之外,更需要的是训练学生学会科研方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设计构 想、整理分析结果;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的选择)。生物学教学中观察实验,不仅是为了印证某一生物学知识 的科学性,而且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
(2)科学思维。素质教育强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在生物课堂上要加强对学 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由微观到宏观,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生物学 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对生物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现行的人教版 初中、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选取、体系编排、文字叙述、插图、练习等方面都注意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 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考虑教法的同时,也要研究学法, 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3)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 学习习惯。
3.心理素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 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 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 向。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 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 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 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 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勤奋、坚毅、合作的优良品质。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自制的意识和品质;通过课堂上 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 。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 活表现的和谐美;生物学上一些名词概念(如生长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学说(如自然选择学说 )发现的过程体现一种严谨的科学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 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4.身体技能素质
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 剧的变化。为此,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科学地对待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愉快地接纳自己(不 管是男还是女,是胖还是瘦),并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阐述,教师 应该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各类补品,正确对待 减肥药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改革。如过程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 究法、发现探索法、实验探究法、目标教学法等。通过对这些改革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的生物学教育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构建好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具体制定单元课题的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学、身体技能 方面应指明达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方面要指明通过哪些内容或活动培养哪种能力或品德。所谓 “恰当”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水平。例如,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部分,教材 中有3个知识点: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此外还有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 。基于这些因素,教育目标可确定为: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分解的实验过程,进行 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揭示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明确光合作用的意义。
(3)学会用丙酮—研磨法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从而明确叶绿体中色素 的种类、颜色和作用。
(4)通过比较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接受辩证统一的观点;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学习,增强生态意识。
能否制定一个全面、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这是在操作上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第一步。
2.使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 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 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实验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

(1)以学生实验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始终置身于亲自动手实验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情境中,既要动手操

【对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中国生理学家冯德培

如何分辨真假中国恐龙蛋

中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光反应新机制

科学家发现超级细菌 可抵抗强核辐射

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相关“进化”内容的探究

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

陈焕镛

《当代生物学》:物种入侵可以产生“进化热区”

肉毒杆菌A型毒素的最新资讯

美国生物教材中的探索类实验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