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查询工具>> 历史上的今天>> 1629年 >> 1月19日>> 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1629年1月19日 (戊辰年腊月廿六)

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在385年前的今天,1629年1月19日 (农历腊月廿六),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阿拔斯一世 Abbs I the Great(1571年1月27日-1629年1月19日)阿拔斯一世被称为大帝,波斯萨非王朝皇帝(1587—1629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萨非王朝达到了国力的颠峰。

这些地方是如此自在,没有小偷和抢劫犯——在这点上,没有一个基督教国家能与之相比——以至于可以只有地带着现金穿过波斯的所有地区——一个英国商人对阿拔斯一世治理下的波斯的评论

在伊朗历史上有过三个最辉煌的时代,分别是古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和萨非王朝时代,距离现在最近的是萨非王朝,其全盛之君阿拔斯一世(被尊为“阿拔斯大帝”)是一个建树很多,且眼界开阔的帝王,在伊斯兰发展史上与苏莱曼大帝、阿克巴大帝齐名。他不但影响了伊朗历史,而且对大航海时代的东西方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萨非王朝的始祖是14世纪时创立了萨非教团的萨非丁。到了萨非丁的六世孙伊斯马仪的时候,在忠心耿耿的土库曼部落军“红帽军”的拥戴下,横扫波斯大地,推翻了白羊王朝的统治,直逼奥斯曼帝国的边境,他建立的王朝被称为萨非王朝(1502—1722年)。但依靠骏马利剑的部落军可以摧毁中世纪式的堡垒,却奈何不了拥有火枪大炮等先进武器的奥斯曼军队。在伊斯马仪晚年,惨败于土耳其人之手,丢失了库尔德斯坦、阿塞拜疆等领土。到了伊斯马仪的继承人塔赫马斯普一世时代,又惨败于苏莱曼大帝的铁蹄下,两河流域也被奥斯曼帝国所吞食。

用“成也红帽军,败也红帽军”来形容萨非王朝前期的政治是确切不过的。土库曼红帽军是萨非帝国创建和扩张的中流砥柱,但走过了开国的英雄时代之后,他们与波斯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相互间的倾轧,便成了政治上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阿拔斯的老爸胡达班达对此有深刻体会,胡达班达由红帽军将领推上大位,但又饱受红帽军的挟制,他的王后和长子先后因为与红帽军将领对抗而被弒。这就是阿拔斯登基之前的形势。

阿拔斯早年以王子身份出镇呼罗珊和赫拉特地区。在波斯王族与土库曼将领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他成了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绝佳人选。1587年,阿拔斯在土库曼大贵族古里汗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将昏庸的父王胡达班达送进了“太上皇”的冷宫中。18岁的阿拔斯,十分明白他的主要威胁,国内是变化无常的土库曼红帽军将领,国外是西面的世仇奥斯曼帝国和东面剽悍的乌兹别克部落军。

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首要任务是稳住自己的统治。阿拔斯首先借助古里汗的力量,以追查母后和王兄被弒案为由铲除了部分桀骜不驯的土库曼贵族,在镇压了一场叛乱阴谋后又收回了大批封邑。接着,让古里汗这个野心勃勃的功臣尝到了“兔死狗烹”的滋味,除去古里汗之后,阿拔斯已大权在握。阿拔斯以加强皇权为主导,重建了萨非王朝的统治结构。中央设立咨询性机构最高会议,由国王召集,代表由国王指定;在行政方面,撤除摄政和红帽军总司令两个职务,加强首相的地位;完善行省制,由王子或亲信任总督;逐步“削藩”,将部分土库曼贵族的私人领地置于皇帝本人控制之下。为防备少数民族的“异心”,阿拔斯还强迫一些民族,如库尔德人等离开本土远走他乡。()

 

阿拔斯大帝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在军事方面。他的军事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化”,在英国冒险家谢利兄弟的帮助下,波斯军队从一支带着部落气息的军队,发展为有着火枪、铜炮等装备的新型军队,炮兵达一万多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主力;另一方面是“皇权化”,改变了“红帽军”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吸收了大批高加索民族的穆斯林入伍,土库曼贵族不再拥有特权,全体官兵由皇帝全权控制。像其他西亚国家一样,阿拔斯发展了一支精锐的近卫军,直属于皇帝本人。

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阿拔斯的改革成效逐渐显现的同时,正好遇上了大好的国际形势。乌兹别克部落陷入内乱,阿拔斯乘机出兵攻击,夺取了从呼罗珊到赫拉特地区的河山,阿姆河以南都成为他的势力范围,阿富汗人也向他称臣。接着,面对衰落中的奥斯曼帝国,阿拔斯洗刷了波斯人的百年耻辱,经过10年苦战,1613年迫使土耳其人签订《伊斯坦布尔条约》,收回了故都大不里士和库尔德斯坦、阿塞拜疆等地,1623年再次西征,经过五年时间收复了包括巴格达、巴士拉在内的整个两河流域。这是萨非王朝版图上的极盛,在与宿敌奥斯曼帝国的较量中,天平完全倒向了波斯一方。

阿拔斯大帝另一个重大影响在宗教方面。萨非王朝开国皇帝伊斯马仪曾以激烈的手段推行什叶派,迫害逊尼派,使什叶派在波斯占了上风。阿拔斯则以比较温和的方式扶植什叶派,他曾将自己的所有私人财产捐赠给什叶派,也曾徒步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参拜什叶派长老陵墓。经过他42年的潜移默化,伊朗终于成为一个彻底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自伊斯兰教兴起以来,伊朗曾作为其中的一员同中东众多文明融为一体,但自萨非王朝之后,什叶派又使伊朗同东西两面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区分开来,从此作为伊朗独特的旗帜维持了这个国家的独立。

阿拔斯大帝的时代正是大航海时代,西欧航海家纷至沓来之时。在南边,葡萄牙人占据了霍尔木兹岛,以此为据点发展跨印度洋的贸易,得到阿拔斯的宽容和优惠;在北边,阿拔斯主动派使团出访俄国,以图推动两国的贸易。后来,阿拔斯在英国人帮助下夺回了霍尔木兹岛,以大陆港口阿拔斯港作为主要对外窗口。英国人取代了葡萄牙人的位置,阿拔斯也给了英国人许多优惠和权利,甚至允许他们在波斯开办工场。外贸的增长也带动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波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阿拔斯将重要手工业部门纳入国家控制之中,这加强了国家实力,不过妨碍了资本自由竞争的原则。阿拔斯还派使团出访西欧列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中德意志皇帝就对两国结盟对付土耳其很感兴趣。阿拔斯积极发展同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关系是有来由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夹击土耳其的盟友,但像他这样在东西方交往中积极主动的东方君主,还是不多见的。

波斯萨非王朝皇帝阿拔斯一世逝世

阿拔斯还有另一项成就,那就是营建了新都伊斯法罕城,此城位于波斯的腹地,远离奥斯曼帝国的攻击范围,1598年迁都于此,并进行了大规模营建。经过数代经营,获得了“天下之半在伊斯法罕”的美誉。

由于上述的影响,阿拔斯一世被列入本排行榜中。他在本榜中的排名不如与他同类型的苏莱曼大帝、阿克巴大帝,主要是因为波斯萨非王朝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比不上奥斯曼帝国、印度莫卧儿王朝,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不上后两者。他在本榜中名列第92位。

点评:阿拔斯一世在与欧洲人打交道时表现十分积极主动,这一方面是出于夹攻土耳其的逊尼派穆斯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缘于他对自己治理下蒸蒸日上的帝国的自信。在文明的交往中,总是自信的一方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在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之前,欧洲人在世界各地并没有明显的优势,阿拔斯一世时代的波斯,是世界重要强国之一。

日期查询
2025年1月

甲辰年十二月二十日

19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日语 德语 韩语 法语 西语 意语 菜谱 花语 酒方 历今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