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丙辰岁⑴,与张功父⑵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⑶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⑷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⑸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⑹,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⑺,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⑻迎秋,离宫⑼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⑽漫与⑾。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⑿,一声声更苦。
注释
⑴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⑵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⑶裴回:即徘徊。
⑷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⑸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⑹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⑺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⑻候馆:迎客的馆舍。
⑼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⑽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⑾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⑿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高官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赏析
这首词的主旋律是个“愁”字,沿秋色、秋声、秋思运笔,布置意象,形成“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特色。上阕有庚信《愁赋》比兴,使秋声、秋思宕向深处,丰富内涵。下阕用砧杵之声比兴,写候馆、离宫,其“别有伤心无数”暗指四十年前被掳到北方去的宋室君臣,他们在囚禁中迎秋吊月,又有何感。“豳诗漫与”句巧妙地将上文一齐收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陈廷焯的说法是“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有心人之苦”。“一声声更苦”,结语余音袅袅。此词题材虽小,立意却比较高,意境也深沉开阔得多。
猜您喜欢更多》
- “孔子的几段文字”阅读答案
- 《子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 文化经典阅读(6分)“孔子评价管
-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
- 《庄子•说剑》阅读答案及翻译
- “熊鼎,字伯颍”阅读答案及译文
- 欧阳修《连处士墓表》阅读答案及
-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阅读
- 《季布为奴》阅读答案
- 高中文言文阅读《吴起》附答案
-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阅读
- 《鸿门宴》比较阅读答案
- 《韩愈传(节选)》阅读答案
-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
-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阅读
- 《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
- 托尔斯泰《娜塔莎》阅读答案
- 阅读《论语》中“孔子对子路两次
- 《陈蕃字仲举》阅读答案及翻译
-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 “孟子见齐宣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 “裴晋公为相”阅读答案及翻译
- 《年羹尧》阅读答案及译文
- “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常梦锡》附答案及翻
-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阅读
- 文言文传记阅读《陶潜》附答案及
- 《送曾巩秀才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 “樊宏字靡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与“齐天乐”相关宋词精选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