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5-25
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精选
科学课程是一门神奇的课程,一年级的学生的世界时充满好奇的。这门课程要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科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
教学目标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平面镜片。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想
1、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二、探究与实践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物体。
四、小结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更多最新优秀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网站!
【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精选】相关推荐文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我心中的祖国
- 我经历的一件事
- 当我受到表扬的时候
- 童年趣事
- 爱祖国.爱家乡
-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 友情地久天长
- 遗憾
- 我心中的祖国
- 我们的校园
- 老师不在的时候
- 我和我的祖国
- 小狗花花
- 我和我的祖国
- 2011年财政局述职报告范文
- 2011年广电局述职报告范文
- 2011年城管部门述职报告范文
- 2011年水利局党组述职报告
- 酒店培训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 文化局领导班子2011年述职报告
- 2011年人口计生委述职报告
- 2011年安监局述职报告范文
- 社区居委会委员述职报告范文
- 2011年粮食局班子述职报告
- 林业局党组2011年述职报告
- 2011年旅游局述职报告范文
- 2011年幼儿园综治述职报告
- 物业公司员工述职报告
- 2011年交通局述职报告
- 试析我国大学生社会化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 自主发展: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根本
- 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多方主体博弈分析
-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兴趣问题
-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浅谈新标准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 试论高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简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析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发挥校友资源的优势作用
- 试论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改革的研究
- 试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教育的思考
- 浅析高校服务地方的瓶颈与对策
- 试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我要的是葫芦》习题精选
- 你发现《风娃娃》的构思有悖常理吗?
- 在情境中想象 在朗读中体验——二年级上册《称赞》教学案例
-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二
- 应给《坐井观天》换上新思维
- 《我要的是葫芦》学习片段设计
-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S版)
- 感受称赞的神奇魅力——《称赞》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发展思维,感悟寓意——《我要的是葫芦》
- 《酸的和甜的》词句教学之一
- 莫把误读当“新意””—《一株紫丁香》探讨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从我道歉后——《清澈的湖水》教学片断
- 《风娃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