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设计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设计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设计
来源: 生物网| 2013-03-26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

 

本文由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

课 题: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识别血液循环模式图,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辩证的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说出血压与脉搏的概念及正常数值。

3、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体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学会健康地生活。

教学重点: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辩证的分析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课

师问题导入:当你生病打点滴(静脉注射)时,从手部注入的药物是怎样到达病灶的?

生猜测:可能是通过血液运输实现的。

师进一步引入:早在17世纪,科学家就通过实验发现了人体中血液是流动的,科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体内的一些物质就以血液循环为载体,完成运输、交换、排泄等生理过程。

二、 进行新课

1、教师投影展示血液循环动画,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展示:

(1)、回想心脏结构及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名称、内部血液流向;

(2)、能说出人体有几条血液循环路线;

(3)、尝试说出血液循环途径;

(4)、结合已有知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推测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结合课本和动画合作交流五分钟左右。

3、学生成果展示:各组学生代表根据教师发放的血液循环模型展示以上答案,重点说出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及部位。

(要求用红笔标出动脉血,用蓝笔标出静脉血。)

4、教师引导并梳理重点知识:

人体的血液循环实际包括三个“两”,即:

(1)两条途径 : 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的联系可板书为: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两对概念: 动脉与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要明确前者的区分标准是看血流方向,而后者的区分标准是看含氧多少和血液颜色。(师点明:并不是动脉中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中一定流静脉血)。

(3)两处交换 : 即组织处的物质交换和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这也是血液循环的意义所在。

(在板书中进一步标出)

组织细胞

氧气、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5、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例:

(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汇通在一起。

(2)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约用30秒。

(3)心脏本身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是通过什么途径运输的?

6、教师肯定成绩,解答疑难点:心脏本身的营养供给是通过冠脉循化实现的,它属于体循环的分枝,具体参照相关链接及课下查阅相关知识。

7、知识跟进,学生交流讨论:

问题展示:如果你牙龈肿胀,需打针消炎,那么:若静脉注射,药物流入病灶的途径是怎样的?若肌肉注射(三角肌),药物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若吃药治疗,药物的运输途径又是怎样的?

8、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拨:(注意药物的切入点在哪条循环途径的哪个部位)。静脉注射是药物先进入静脉,然后参与循环,最后流到病灶;肌肉注射和吃药治疗药物都是先进入体内毛细血管,然后再参与血液循环,最后流到病灶。

9、教师转承:身体静止时药物流速跟运动时是不一样的,这与心脏跳动快慢、血流强弱有关。

师幻灯片展示中医切脉和测血压图后问题展示:

你们知道医生在干什么吗?想了解其中的道理吗?

10、各小组参考教材解决以下问题,问题展示:

(1)、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是什么?

正常值是多少?如何记录?

测量部位在哪里?

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

(2)、各小组中测量1至2名学生在一分钟内安静时的脉搏和原地高抬腿后的脉搏,交流运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11、学生解答并质疑,教师点拨释疑。

血压和脉搏的测量部位都属体循环的各级动脉处,前者测量肱动脉处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后者测桡动脉处动脉的搏动,其正常值与心率一致。

12、师承转提问:脉搏的变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生答:心情。如害怕、紧张等。

师总结并使知识升华:所以我们除了加强体育锻炼外,还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学会正确的与周围的人相处等。

三、知识巩固,能力提升

(方法:小组内解决,把交流后仍不会的题目记录下来,师生讨论,共同解决)。

附习题:

1、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 左心房、 右心房 B 左心房 、 左心室

C右心房 、 右心室 D 左心室 、 右心房

2、下列流动着动脉血的一组血管是( )

A 主动脉和肺静脉 B主动脉和下腔静脉

C主动脉和肺动脉 D肺静脉和下腔静脉

3、人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部位是( )内。

A肺动脉 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肺静脉 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4、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由[ ] 经过[ ] 进入肺。

在[ ] 进行气体交换后, 血变成

血,流回[ ] 完成肺循环。

(2)血液由[ ] 经过[ ] 给全身组织细

胞供血,在[ ] 处进行气体交换, 血变

成 血,由[ ] 和 流回[ ]

完成体循环。

(3)在[10]处进行着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

绝大部分氧在血液内与 结合,由其运输;同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

由 运输。

(4)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回到心脏的路径是

在回到心脏前,它能否到达脚趾? 这个红细胞再次从心脏出发可能到达脚趾的路径是 。

(6)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或趾端)的毛细血管处发生的变化是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的变化是 。

四、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附版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测血压、测脉搏处)

组织细胞

氧气、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 细菌

生物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一节肺的通气 教案示例

《动物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

生物课复习的反思

生物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教案示例

生物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期末复习 教案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案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案例及反思

《海洋生物的自卫》教学反思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