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生物图库 >动植物图库 >鳞翅目刺蛾科的昆虫:刺蛾

鳞翅目刺蛾科的昆虫:刺蛾
来源: 生物网| 2016-03-09 发表| 教学分类:动植物图库

生物图库

刺蛾

刺蛾:鳞翅目刺蛾科的昆虫,约500种。分布全球,多数在热带。幼虫肥短,蛞蝓状。无腹足,代以吸盘。行动时不是爬行而是滑行。有的幼虫体色鲜艳,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结茧时附肢伸出茧外,用以保护和伪装。受惊扰时会用有毒刺毛螫人,并引起皮疹。以植物为食。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茧附着在叶间。刺蛾幼虫多被称为荆条虎,在东北称为脖丝毛(方言),作茧称为丫了罐(方言)。

幼虫肥短,蛞蝓状。无腹足,代以吸盘。行动时不是爬行而是滑行。幼虫体色鲜艳,人碰到虫身上的有毒刺毛就会被蛰,并引起皮疹,被扎后有疼、痒、辛、辣、麻、热等感觉,可伴随长时间肿胀。伤口被碰到时仍会引发疼痛。小鸟不会轻易接近。以植物为食。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茧附著在叶间。猴形刺蛾(Phobetron pithecium)幼虫的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结茧时附肢伸出茧外,用以保护和伪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8mm,翅展2839mm,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触角雌丝状,基部10多节呈栉齿状,雄羽状。前翅灰褐稍带紫色,中室外侧有1明显的暗褐色斜纹,自前缘近顶角处向后缘中部倾斜;中室上角有1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卵扁椭圆形,长1.1mm,初淡黄绿,后呈灰褐色。幼虫体长2126mm,体扁椭圆形,背稍隆似龟背,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边缘蓝色;体边缘每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各节背面有2小丛刺毛,第4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红点。蛹体长10一15mm,前端较肥大, 近椭圆形,初乳白色,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茧长1216mm,椭圆形,暗褐色。

发生规律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一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一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一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一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一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生活习性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一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一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一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一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一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鳞翅目刺蛾科的昆虫:刺蛾】相关文章:

脱发与遗传基因有关

摄影师冒险追拍野生动物:大象一家享受泥浴(下)

英国摄影师捕捉动物不同寻常瞬间(组图)

生物插图: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

甲虫动物王国中特别的军备武器(图)

超萌小狗红遍网络

组图:大象的洞房花烛

基因连锁互换

惊人的动物团队

长翅膀的怪猫(图)

最新生物图库
热门生物图库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图库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