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点
一、数与代数
(一)关于“数的认识”
1.对整数和小数的认识,教材重视学生对数含义的理解,建立和发展数感。
2.对分数的认识,教材改进了分数认识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对百分数的认识,教材同样改进了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4.对负数的认识,教材增加了认识负数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二)关于“数的运算”
1.教材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
2.教材强调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材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教材一般不出现文字计算法则。
5.教材加强了估算意识与估算能力的培养。
6.教材改进了分数乘、除法的编排。
(三)关于“因数与倍数”
教材改进了因数与倍数的编排,体现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关于“量与计量”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五)关于“式与方程”
1.教材改进了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材安排了循序渐进地教学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关于“比例”
教材改进了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联系实际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七)关于“解决问题”
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图形与几何
1.教材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
三、统计与概率
1.教材加强了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四、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安排了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教材编写的整体特点
1.教材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教材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教材注意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5.教材适当介绍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论述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点】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趣题
-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试题分析
-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相关数学课堂艺术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遵磊
- 20 勇气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教版六年级下册)_T1371192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4.复习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申安琪
- 2019期末冲刺100分五年级上册试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同步训练辅导练习题册单元期末中检测複习模拟测试卷考试卷子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银飞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