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听后感
今天上午第三节走进五二班听孟慧丽讲的公开课,她讲课的课题是《分数的意义》,通过听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同时也发现了不足。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语言表述分数的意义。孟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纸表示指定的分数,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然后又让学生借助手边的学具表示自己心目中的1/4,展示交流环节,学生能正确的说出“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要表示1份,1份是这张纸的1/4;把圆片平均分成4份,要表示1份,1份是这个圆的1/4;把4朵小花平均分成4份,1朵是4朵的1/4。”等,学生感受用不同的物品表示同一个分数的乐趣,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孟老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小花表示2/3,展示环节,学生以小磁扣代替小花在黑板上展示不同数量的小花表示2/3的过程,边动手拼摆边口头表述,学生们真正认识到“把所给的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称之为单位‘1’,然后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取出其中的几分,就可以表示为多少分之几。”学生都会表述一个分数,知道用什么表示分数,首先要把这个物体看作单位“1”,再进行平均分。
孟老师从指定分数,让学生用物体表示,到用手中的学具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任意一个分数,从固定的分数推广到任意的分数,在练习中,学生都能熟练的表述分数的意义,突出了理解、操作、表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巩固练习环节,问题出来了,练习题由易到难,学生做起来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迷,搞不清楚分母是几分子是几。仔细回味这节课,我发现了问题的根本,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如果在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把学具贴到黑板上,把平均分的过程及表示分数的过程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说,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把物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母就是多少,要取出几份,分子就是几。”这一环节是重点,也是比不可少的,把这一难点突破了,学生就不会找不准分母,找不出分子。
通过听这节课,我感到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去,找出知识间存在的联系,能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听后感】相关文章: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邱克明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培优课堂14 位置与方向 P20 名师微课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1解直角三角形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2019年暑假小升初数学公开课
-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