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史话 >海洋生命发展

海洋生命发展
来源: 生物网| 2013-01-17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史话

学习园地

距今约32亿年前,在原始海洋里,已经出现了细菌和简单藻类的单细胞生物。如至今还广泛生活的蓝藻,仍然保留着当初那种原核生物状态。

蓝藻的出现,几乎是一件和生命出现同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居然能够吸收阳光,利用太阳能把溶解在海水里的化学物质变成食物。换句话说,蓝藻的细胞里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蛋白质,放出氧气。

到距今18~13亿年前这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绿藻等。以后接着又有了红藻、褐藻、金藻……,它们组成了绚丽多彩的藻类世界。真核生物的出现,预示着一个熙熙攘攘的生命大繁荣时期即将到来。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氧气,地面上形成臭氧层,减弱了日光中紫外线对生物的威胁力,使水生生物有可能发展到陆地上来,也为低等动物的兴起提供了食物。

有的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如裸藻,能利用鞭毛不停地转动在水中运动,还有个能感光的眼点,难怪人们叫它眼虫,说它是动物。但是它又有叶绿素,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食物,又是毫不含糊的植物。这种既象动物又象植物具有双重性的现象,充分证明了动植物的共同祖先,就是如同眼虫之类的远古时代的 原始单细胞生物。

一部分原始有鞭毛生物,后来逐渐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强了运动和摄食的本领,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原生动物,象现今还保留着10多亿年前原始状态的变形虫等。

由于细胞结构的不断分化,导致了营养方式上的一分为二:一支发展自己具有制造养料的器官(如叶绿体),朝着完全"自养"方向发展,成了植物;另一支则增强运动和摄食本领以及发达的消化机能,朝着"异养"方向发展,成了动物。

动植物的分家是生物进化史上的第4次大分化。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有叶绿素的藻类和没有叶绿素的变形虫,预示了在大地上将要出现郁郁葱葱的植物界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界,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竞争,不断发展,日趋繁荣。

从1.3-5亿年前这一时期,地球上浅海广布,水生动物大发展,成为无脊推动物的全盛时期。这些水生动物的最大特点,是细胞有了分工形成了各种器官。

这时出现了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如海绵,它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它全身千"窗"百孔,所以又叫多孔动物,它的每个小孔都是它的"嘴巴";水螅最早有了"嘴"和"胃",它的同族水母、海蛰,有了扩大的消化器官;软体动物(蛤、螺)有了鳃。用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这是最早的呼吸器官;节肢动物(虾、蟹)身体已清楚地分辨出头、胸、腹三部分,体内有了完整的消化、生殖系统,还有了简单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海星、海胆、海参等棘皮动物,它们和后来的脊椎动物血统最近。这时的海洋世界热闹非凡。

无脊椎动物是门类众多,体型多种多样的低等动物的总称。在它们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虽然有的还不十分清楚,但基本的进化轮廓是清楚的。综观它们产生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知道:新的类型不断产生和发展,旧的类型不断衰退和灭绝。它们最初生活在海洋里,以后又向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和沼泽过渡,最终发育出气管、肺、翅膀等适应陆上呼吸和飞行的器官,终于登陆上岸繁衍生息,这就为后来陆生脊椎动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海洋生命发展】相关文章:

最新研究发现:"臭虫"传播疾病的几率非常小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极端下生命:冰封十二万年细菌复活

流感史话

新课程生物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科学家南极海洋生物

我国生物质再生纤维产业快速发展

DNA分离机制研究获年轻生命科学家最高奖

海克尔,E.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150问:生物的特征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