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如约而至,这次期中考试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不包括倒数。考试的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了这几个单元的重难点,题型多样,有填空,选择,判断,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平均分比第一次月考时每个班都有所进步。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也有所下降。
一、首先说一说学生失分的原因。这次失分大部分在填空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一)填空题只写计算结果,没有写单位。
例如:右图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略
这道题好多学生计算出得数是80立方厘米,可是在空里面只填写了80。对于填空题来说,即使计算的过程完全正确,空没有填完整,照样不得分,无形中失去了一分。这道题还有的学生没有读懂图,不知道这里的6厘米表示的是谁的长度。长方体的展开图哪一段才是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二)具体的量和分率的区别
在分数的计算过程中,分不清分数的意义,不知道一个分数表示的是具体的量还是分率。
例如:一批化肥重3吨,第一天运走它的1/3,第二天运走它的2/5,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
这个空应该填分率,既然填分率,那么就需要把3吨化肥看成单位“1”,
从单位“1”里减去第一天运走的和第二天运走的,就是剩下的。可是有的学生从3吨里面减去分率,所以是错误的。这道题实际上已经降低了难度,如果化肥的质量是分数,如8/9吨,可能学生的错误率就更大了。
还有一道题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一根绳子长1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其中3段长()。
这道题目是考察的重点,让学生分清具体的量和分率之间的关系,平常的时候考察都是两个空一个天具体的量,一个填分率,而知道题两个空都是考察具体的量。所以有的学生只有一个空填单位,有的学生两个空都没有单位。对让学生于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必须让学生理解着记忆。我让学生自己读题,找语感,再读题的过程中,自己领悟。用“几分之几”或“几米”去填空。如这道题
一根绳子长1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几米),其中3段长(几米)。
而有的题目读着去填空,则是
一根绳子长1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几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再读题的过程中,感受让我们求的是具体的量还是分率。
(三)填写不完整。
白兔只数的3/8相当于黑兔只数,这里是将( )看做单位“1”。
这道题正确答案应该是“白兔只数”。可是学生有的写得是“白兔”,有的写得是“黑兔”或“黑兔只数”。我们班错误的学生有29人。寻找单位“1”的方法是在分数前面找看这个分数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如这道题是“白兔只数”的3/8,所以单位“1”就是白兔只数。还有的时候是隐藏了单位“1”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
如:1、一批煤,运走了5/8,这里在分数的前面找不到是谁的5/8。就需要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运走了这批煤的5/8,所以单位“1”是这批煤的质量。
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8。这里的单位“1”不能只说是女生,而要说成是“女生人数”。
二、除了填空题,计算的失误永远都是重头戏。
这套试卷中计算的分值是28分,其中直接写得数占10分,解方程6分,脱式计算包括简便运算占12分。
在直接写得数中,就有15个学生没有得满分。失误的原因在于分数的加减最后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分数的乘法约分不彻底,分数乘整数时,整数与分母约分后又与分子约分。
解方程时遇到整数减分数不会计算;还有当计算到7x=1时,想不到用分数作为最后结果,有的化成小数的结果错了。其实,我们已经学习过倒数的概念,利用倒数也能知道方程的解。
简便运算时,当运算符号有减号的时候,在运用交换律的时候经常出错。当一个含有括号的分数运算的时候,如果不需要简便运算,就不要先去括号,可是有的学生总是不,一去括号就出现失误。
三、解决问题中的题目出现了失分较严重的一道题,是因为没有单位换算,导致整道题不得分。
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5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长少立方米?
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读题的意识不强,一看这样的题目是自己会的,马上动笔就写,丝毫看不出中间的“陷阱”,是个坑就跳进去。只是我一直疑惑,为什么每次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在平时的训练中,也不是都是老师包办,学生自己读题做题的时候还是占大多数,是不是我们平常上课的时候,总是感觉学生做题的速度太慢,不断的在督促学生,所以学生为了赶时间,读题都是扫描式的只看懂题目的大致轮廓,而没有注意到细枝末节。学生即使没有看清,我们老师也是及时讲解,学生感受错误的时间较短,对错误的意识不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要小看填空、判断等分值较小的题目,一分一分的失去,积累起来也不少。有的学生哪道题都有或多或少的失误,那么整体下来,连九十分也达不到。
2、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陷阱”,跳出来,而不是陷进去。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会检查,最后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能慧眼识别。
每次考试都把它作为一次经验的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学生失误的原因,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小学数学五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 上一篇: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策略
- 下一篇: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型研究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