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浅议禽类呼吸系统工作原理

浅议禽类呼吸系统工作原理
来源: 生物网| 2016-12-02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

摘要:禽类呼吸过程和哺乳动物一样,包括肺的通气,气体在肺和组织中的交换以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禽类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头、气管、鸣管、支气管及其分枝、气囊及其某些骨骼中的气腔。(1) 鼻腔禽类鼻腔较狭窄,鼻腔粘膜有粘膜腺和丰富的血管,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润作用。粘膜上有嗅神经分布,但禽类嗅觉不发达。(2) 喉 禽类喉没有会厌软骨,也没有发声装置 .禽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在气管分叉为两支气管的地方。(3) 气管 禽类气管在肺内不分支成气管树,而是分支成1~4级支气管。各级支气管间互相连通。(4) 肺 约1/3嵌于肋间隙内。因此,扩张性不大 .肺各部均与易于扩张的气囊直接连通。所以,肺部一旦发生炎症,已与蔓延,症状比哺乳动物严重。

关键词:禽类、肺、气体、呼吸、支气管

一、呼吸运动

禽类没有像哺乳动物那样的膈肌,胸腔和腹腔仅有一层薄膜隔开,胸腔内的压力几乎与腹腔内完全相同,没有经常性的负压存在。

禽类肺的弹性较差,被相对的固定在肋骨间。打开胸腔后并不萎缩。呼吸主要通过强大的呼气肌和吸气肌的收缩来完成。吸气时胸腔内容积加大,气囊容积也加大,肺受牵拉而稍微扩张,气囊内压力下降,气体及进入肺,再由肺进入气囊。呼气肌收缩时则发生相反的过程。

禽类气管系统分支复杂,毛细气管壁上有诌:多膨大部,叫肺房,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体通过各级支气管进入气囊。根据研究,禽类呼吸时,吸气和呼气时均有气体进入气囊并通过肺部交换区,所以,无论是吸气过程或呼气过程都是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呼吸效率。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潮气量。鸡约为15~30ml,鸭约为38 ml左右。美分钟肺通气量在来航鸡为550~650ml,芦花鸡约337ml.由于禽类气囊的存在,呼吸器官的容积明显增加。据测定鸡达300~500ml,因此,每次呼吸的潮气量仅占全部气囊容积的8%~15%.

禽类的呼吸频率变化比叫大,它取决于体格大小、种类、性别、年龄、兴奋状态及其他因素。通常体格较小,呼吸频率越高。

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是肺的衍生物。禽类一般有九个气囊,其中包括一个不成对的锁骨气囊、一对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后胸气囊和一对腹囊。这些气囊充满与腹腔内脏和体壁之间。气囊和支气管及肺相通。气囊的容积很大,占全部呼吸器官总容积的85%~90%,较肺容积大5~7倍。

禽类的气囊除了作为空气储存库外,还有下列许多重要功能:①气囊内空气在吸气和呼气时均通过肺,从而增加了肺通气量,适应与禽体旺盛的新陈代谢需要。②储存空气,便于潜水时在不呼吸情况下,仍旧能利用气囊内的气体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③气囊的位置都偏向身体背侧,飞行时有利于调节身体重心,对水禽来说,有利于在水上漂浮。④依靠气囊的强烈通气作用和广大的蒸发表面,能有效地发散体热,协助调节体温。但是由于气囊的血管分布较少,因此不进行气体交换。

二、气体交换与运输

禽类支气管在肺内不行成支气管树。支气管在肺内为一级支气管,然后分支形成二级和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又叫副支气管,各级支气管互相联通。副支气管的管壁呈辐射状的分出大漏斗状微管道,并反复分枝形成毛细气管网,在这些毛细气管的管壁上有许多膨大部即肺房,相当于家畜的肺泡。同时,由副支气管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并于毛细气管紧密接触,形成很大的气体交换面积,按肺每单位体积的交换面积计算,母鸡交换面积达17.9C㎡,鸽子高达40.3C㎡。

气体交换的动力也是动静脉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差。鸡的静脉血氧分压约为6.7Pa,肺和气囊中为12.5KPa,于是氧从肺进入血液,血液离开肺时即成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禽类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基本上与哺乳动物的相同,只是前者阳历曲线偏右,表明在相同氧分压条件下,血氧饱和度比哺乳动物小,即血红蛋白易于释放氧,以供组织利用。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禽类呼吸中枢位于脑桥和延髓的前部。从脑桥的紧后部切除脑时,呼吸完全停止,刺激上述部位时则可兴奋呼吸。中脑前部背区有喘气中枢,刺激时出现浅快的急促呼吸,在丘脑圆核附近还有抑制中枢,刺激时引起呼吸变慢。

有实验证明,禽类肺和气囊壁上存在有牵张感受器,感受肺扩张的刺激,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引起呼吸变慢,所以在禽类,肺牵张反射

也可以调节呼吸深度,维持适当的呼吸频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含量对呼吸运动有显着的影响。肺内存在二氧化碳感受系统,还有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时,这些感受器兴奋呼吸。切断鸡两侧迷走神经传入,可兴奋呼吸。缺氧使呼吸中枢抑制,但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切断鸡两侧迷走神经可以消除或显着降低缺氧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鸡在热环境中发生热喘呼吸,常使副支气管区的通气显着加大,并导致严重的二氧化碳粉压过低,甚至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参考文献:

1、《普通动物学》第4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2、《动物生理学》张玉生、刘巨雄、刘娜主编

3、《动物生理学》杨秀平主编

【浅议禽类呼吸系统工作原理】相关文章: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教学反思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反思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后反思

神经系统的组成

新课改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将内容分享至朋友圈吧。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