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识图作答能力

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识图作答能力
来源: 生物网| 2013-01-16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有各种各样的插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向学生渗透过程式教学思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识图作答的能力,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质。

一、观察插图

由于学生年龄、资历的限制,在接触插图时,一是注意力往往容易被插图无关部分所吸引;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出主次、轻重。因此,在组织学生观察插图前,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自始至终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的主要方面。例如在“生物与环境”一章中,有几幅描绘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插图,学生容易只注意分辨图中画的是何种动、植物,而忽视了动、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所以在观察之前,先向学生交代清楚注意观察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像仙人掌的叶刺、避役的爪子、枯叶蝶、螳螂若虫的体态和颜色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观察能够全面有序而且重点突出,在观察插图前教师应先把插图的名称、作用、性质和类型等基本情况向学生交待清楚,然后指导学生按正确的观察顺序,有次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图,可按照从点(四种脱氧核苷酸)到线(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长链)到面(碱基互补配对A-T,G-C),最后到体(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的顺序观察,即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也可以反过来观察,即由复杂到简单的顺序。再如观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插图,可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先观察分裂间期,再观察分裂期,重点观察分裂期各时期的变化。

二、分析插图

插图的种类不同,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

第一类,生物体结构图。对于此类插图应指导学生抓住插图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可以重点分析其中一点,也可以比较分析。例如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其实此图画出的是花中雌蕊的模式图,在引导学生对其各部分结构进行一般性观察后,重点观察胚珠的构造,强调在其胚囊内有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个极核和一个卵细胞,经分析得知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发生于此,同时为后面讲述种子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再如可以把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放在一起比较,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印象,为理解动植物新陈代谢类型的不同做了铺垫。另外,由于插图在教材中占据主要地位,某些生物学知识直接体现在图中,不再有补充的文字说明,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应注意深入分析图中隐含的知识。例如玉米胚乳的发育图,表示的是极核受精后12小时分裂形成多数胚乳核、36小时形成胚乳细胞的状态。由于胚乳与胚的发育都在胚珠中进行,所以图中隐含着玉米的卵细胞在受精后12小时、36小时的发育状态。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出胚的发育要晚于胚乳的发育这一特点。

第二类,对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总结图。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或不容易形成立体概念的插图,教师可利用多种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插图。例如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仅凭观察此图,学生是很难理解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教师可以利用电影或录像资料,或者把此过程制成电脑动画,若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还可以把此图按照蛋白质合成的步骤分割成不同的板图,边划边分析,以弥补插图缺乏动感的不足,帮助学生形成动态的感觉。另外,也可以通过挂图或模型结合分析。

第三类,遗传图解或系谱图。此类插图主要与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的推导及应用有关,而这两个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以这类插图与前两类不同。因此在分析此类插图时,应注意引导、提示学生前面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分析出图中所反映的内容。

第四类,描绘生物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插图。此类插图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插图。例如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可以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先形象生动地揭示出食物链的本质含义,引发学生观察插图的兴趣,再引导学生逐步观察、分析理解每条食物链及其组成的食物网。

通过分析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图中相关部分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掌握生物体的结构、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真正做到了“识图”。

三、对观察、分析结果的科学表达

这一步即是“作答”,它是识图作答整个过程中最难做到,也是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步骤。仔细认真科学准确地观察分析是准确科学表达结果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通过说图、画图、练图三种方式表达。

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插图,可以要求学生对观察分析的结果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如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可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插图的基础上,用语言回答出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些重要的、基本的图形可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绘图。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某个时期的图。

对于一些看似简单但其中却隐含许多重要知识的插图,可通过练习的方式表达。如生态系统一节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解,图中直接反映出的是通过吃与被吃体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其中隐含的知识可在学习完这一节之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如(1)写出此图中的食物链 ;(2)流经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由通过固定的;(3)分解者在此系统中担负着 的功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此图所表达内容的印象,而且还把这一节中前后的知识都联系起来,反馈出学生观察、分析的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识图作答能力】相关文章:

利用“种子的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二生物教学反思

苏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反思生物课的导入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反思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反思

在生物实验中提高学生能力

投影仪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的反思

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反思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