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时代呼唤“个性化教育”

时代呼唤“个性化教育”
来源: 生物网| 2016-04-26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

1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只有个性方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21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乃至塑造个性的时代。要培养具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个性的教师。教师的个性表现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充分展示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与创新能力也大有益处。只有具有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鲜明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换言之,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课堂教学,教师都是一个最积极、同时也是最灵活的因素。没有教师参与的责任感与热情,没有教师的个性与创造性,没有教师的智慧与灵性,先进的课程理念将异化,而本该充满生命活力与生机的课堂也会窒息,学生的自主发展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保证和依托。

目前,许多教师崇尚操作、崇尚简单,不渴望自我创作、不渴望激情,甚至不愿付出感情与爱心。加上学校管理的“工厂化”,已经难有“个性”的“立锥”之地。教育环境及教师自身等因素,也导致教师丧失个性。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许多教师对师生的角色,或是盲从,或是从一极端走出另一极端。值得高度警惕!

2

所谓“教师的个性”,指的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职业活动的需要,调节自己的行为,控制不良心理倾向,形成教师所特有的鲜明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教学艺术风格。新课程下教师的个性发展,是指在新课程理念导引下,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环境中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作出科学调整,教育思想、教学风格、技能专长、人格魅力等得到良好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命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碰撞。知识的建构,价值观的确立,人格的发展,都必须在教师与学生的实践的人际关系中得以实现。试想,思想僵硬,只能照本宣科,只会人云亦云,只会按部就班,或者将热情、个性和生命的色彩深深包裹起来,带着厚厚的面具,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展示自我的生命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呢!事实也证明,越是有个性、有思想、有活力、有创造性的教师,教师的个性越能得到恰当的、充分的表现,课堂就越是充满情趣,充满生机,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就越能被激活,越能进入师生间心心相印、心领神会的巅峰状态,知识建构越能有效的展开,教育也越能接近预设的目标。

3

近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许多学校也纷纷认识到“个性”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就围绕“个性”这一主题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特色,有以科技见长的,有以艺术见长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特色建设俨然已成为学校扬名的捷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很多学校在“个性”的认识与理解上面,存在严重问题。一是让学生的个性屈从于学校的特色。如有一所以书法见长的特色学校有这样一条明文规定:每天中午,全校近千名学生都要练习写一百个毛笔字。其实,真正在潜心研习书法的学生并不多。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根本就是对学生个性的极大藐视。二是人们对个性的理解过于狭隘。有人认为个性就是指学生在音体美等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此个性应通过绘画、弹琴、书法之类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或者开展这类兴趣小组活动来培养,这就走入了“个性即特长”的误区。

那么,到底什么是“个性”呢?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个性或称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性。个性结构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等动力系统;二是心理过程,如认知、情感、意志等感受系统;三是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稳定因素系统。这三方面依一定的水平和结构组成统一体,构成完整的个性。

4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为发展学生个性奠定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智能,而是一组智能,这组智能中的各种智能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他发现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智能。每一个人至少具备八项智能,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则有所不同。有的人八项全能,有的人则某项突出,大多数人居中。他还认为,人的各项智能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的优势智能表现在各个方面,不存在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不同的人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又是出色的。一个班级中有素质全面、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学习一般化、另有爱好的学生,即使学习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因此,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敢于打破“常规”,努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意识得以升华,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特长显著,个性发展”的时代新人。

5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发展学生个性营造良好环境。

教师要从享有权威的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平等的伴奏者的角色,不再主要以先知的角色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真正做到以情感人,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只要以课堂为核心,民主地对待学生,就能创造一个学生个性能得到最优发展的学校环境,从而弘扬人的主体性,激活学生自主教育、自主发展、自主评价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并持续发展。

营造发展学生个性环境可运用以下策略。第一,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一是独立人格的空间,每个学生应在班集体之中有人格独立性的一席之地;二是独立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三是独立活动的空间,每位学生都应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都应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第二,教师要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包括认识过程的选择机会,参与过程的选择机会,发展取向的选择机会。第三,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的机会;二是展现创造性能力的机会;三是展现创造性成果的机会。只有不断优化组织文化环境,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铸塑一代人的创新人格品质。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语)是啊,我们对学生的个性培育之理亦然——教师是水,学生就是鹅卵石。

【时代呼唤“个性化教育”】相关文章:

高中新课改利于激发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

浅谈“人的生殖”教学

看图找信息——对“血管”一节的教学反思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学设计

用心把学生带进“分子与细胞”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教案设计

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化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特色

九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