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第八章新陈代谢 教案

生物教学设计:第八章新陈代谢 教案
来源: 生物网| 2013-01-17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有关体温的知识;理解人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因为: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学生学习了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中对各项生理活动的综合分析,得知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联系,从而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初步建立生物学观点,因而新陈代谢是教学重点。

2。本课的难点也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因为:

新陈代谢的概念涉及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是涉及面非常广的概念。关于物质的交换,涉及食物与饮水的摄取,气体的吸入;食物残渣与废物的排出,气体的呼出。这些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关于体内物质的变化,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涉及物质在体内的运输(包括气体的运输),涉及代谢终产物的生成等。用一节课的时间将众多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至于能量的交换与能量在体内的变化,更是涉及面宽且非常抽象。学生对能量的学习和理解是本节主要的难点。

建议教师深入理解本章作者的编写意图,不要直接给学生新陈代谢的概念,最好也不要由教师直接讲述新陈代谢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复习、掌握了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和排泄的基础上,通过将以上各部分生理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水到渠成,给出新陈代谢的概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章 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排泄?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对照挂图简要说明尿的形成过程。

2。引入新课:

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新课的切入点。如,排泄是指将人体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的终产物指的是什么,看来我们都知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称它们为代谢的终产物,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是代谢。代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陈代谢的简称。(板书本章标题)

3。复习相关知识,自学本章知识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拉近些,使学生有亲切感。如参考【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联系学生自己,设计以下题目,将其写在投影片上或小黑板上。当学生知道他们不曾注意的这些问题都与新陈代谢的概念有关时,会使学生感到有探究的兴趣。

①今天,你的早餐(或午餐)吃的是什么?它们包括哪些营养成分?这些食物在你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中得到哪些营养物质?

②被你的血液或淋巴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怎样到达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

③你为什么必须呼吸?空气中的氧是怎样到达你的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

④你的细胞既得到了营养物质又得到了氧,细胞怎样利用它们?从早餐后到现在,你消耗了许多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⑤在你的生命活动得到能量的同时,细胞内产生了哪些废物?它们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形式排出体外?

带着这些问题,请学生浏览本章内容,使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参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联系【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参看新陈代谢图解,学生自己回顾相当知识,体会相互联系,充分思考,自己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教师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机会,提供自学的空间和时间。

请学生在认真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像一位老师那样备课,争取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讲述什么是新陈代谢?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什么关系?与维持体温直接相关的是哪些生理作用?体温的测量方法和标准是什么?新陈代谢的意义是什么?

4。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有利于生生互动,相互启发,智慧资源共享。小组成员有表达自己看法,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讨论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思考题,也可以是【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还可以是【动动脑】中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凡是涉及到新陈代谢的问题都可以讨论。

最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也可以自告奋勇当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中最有特色的问题,最有收获的结果

【生物教学设计:第八章新陈代谢 教案】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设计: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生物教学设计:第二节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生物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的反思

生物教学设计:新陈代谢与ATP

生物教学设计: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生物教学设计:逆转录病毒解开人类进化之谜

生物教学设计: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生物教学设计: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教学设计: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生物教学设计:植 物 荷 尔 蒙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生物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