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当前位置: > 所有文档分类> 初中教育> 初中作文> 孩子作文这样训练

孩子作文这样训练

上传者:贺三
|
上传时间:2017-06-06
|
次下载

孩子作文这样训练

  孩子作文这样训练!一定有效!

  很多孩子都不会写作文,一到要写作文的时候就发愁,不知道如何下笔。家长们也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本文总结了小学生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方法,爸爸妈妈们收藏着教孩子吧。

  其实,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家长如何训练孩子写好句子呢?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孩子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第 1 页 共 13 页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孩子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三、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一些孩子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

  第 2 页 共 13 页

  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孩子,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你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写作文时,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练习指导

  练习1:写动作变化

  举例子:

  我把苹果洗好了。

  我把苹果放在盘子里

  我把苹果洗好了放在盘子里。

  指导

  写两句话, 一句话写一个动作,然后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读读想想

  太阳升起来。

  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太阳升起来后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 3 页 共 13 页

  小燕子飞到屋檐下。

  小燕子垒窝。

  小燕子飞到屋檐下垒窝。

  奶奶戴上老花镜。

  奶奶看报纸。

  奶奶戴上老花镜看报纸。

  快乐练习

  小花猫钻到床低下。

  小花猫捉老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打开课本。

  我认真地读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戴上老花镜。

  爷爷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写景物变化

  举例子:

  火烧云上来了。

  火烧云的变化极多,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像老虎,一会儿像小狗。 火烧云上来了,变化极多,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像老虎,一会儿像小狗。

  指导

  两句话写出景物的两种变化。然后合起来说,写成一句话。 读读想想

  公园里的菊花五颜六色。

  公园里的菊花白的像雪,黄的似金,红的像霞。

  公园里的菊花五颜六色,白的像雪,黄的似金,红的像霞。 池塘里的荷花开放了。

  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未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张开了笑脸。 池塘里的荷花开放了,有的含苞未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张开了

  第 4 页 共 13 页

  笑脸。

  春雨细细密密地下着。

  春雨有的像牛毛,有的像花针,有的像丝线。

  春雨细细密密地下着,有的像牛毛,有的像花针,有的像丝线。 快乐练习

  雪花纷纷扬扬的飘下来。

  雪花像洁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春天的风暖洋洋的,夏天的热烘烘的,秋天的风凉爽爽的,冬天的风冷飕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3:写小动物

  举例子:

  小猫长着长长的尾巴。

  小猫长着长长的胡子。

  小猫长着长长的胡子和尾巴。

  指导

  先是一句话写一个特点,然后再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句话说两个特点。

  读读想想

  大白鹅长着长长的脖子。

  大白鹅长着扁扁的嘴巴。

  大白鹅长着扁扁的嘴巴和长长的脖子。

  大熊猫坐在那里。

  大熊猫吃竹子。

  大熊猫坐在那里吃竹子。

  小白狗钻到桌子下。

  小白狗啃骨头。

  小白狗钻到桌子下啃骨头。

  小燕子在田野里飞来飞去。

  第 5 页 共 13 页

  小燕子捉虫子。

  小燕子在田野里飞来飞去捉虫子。

  快乐练习

  小金鱼游来游去。

  小金鱼捉鱼虫子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花猫跳到床上。

  小花猫呼噜呼噜打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啄木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啄木鸟给大树捉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写植物

  举例子:

  荷花在池中亭亭玉立。

  荷花含苞未放。

  荷花在池中亭亭玉立,含苞未放。

  指导

  先一句话写花草的一个特点,再用一句话写喝彩的另一个特点。最后两句话合起来说花草的两个特点。

  读读想想

  菊花五颜六色。

  菊花有黄的,有红的,有白的。

  句话五颜六色,有黄的,有红的,有白的。

  柳树长出了细细的枝条。

  细细的柳枝像绿丝绦一样。

  柳树长出了细细的枝条,像绿丝绦一样。

  茉莉花长出了碧绿的叶子。

  茉莉花开出了洁白的小花。

  茉莉花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开出了洁白的小花。

  第 6 页 共 13 页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