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当前位置: >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医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上传者:韩文蕾
|
上传时间:2017-06-07
|
次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篇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精品

  历史文化学院09级4班 彭云英 200904040429

  新民主主义革命(详案)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标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即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要注意梳理完整,分析说明充分。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标明确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积极的领导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同时明确了其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课共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个子目来阐述的。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不断探索和斗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课内容,承上启下,在本单元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教学容量上看,本节内容繁多,时间

  跨度大,涵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30年的的历史;从课时上看,本节内容要用1节课完成,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隆昌一中高一八班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有表现欲,但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易接受形象事物,不易理解抽象事物。但由于高一还没有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

  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四.教学方法分析

  教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实,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相关史料,导出问题,并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探究问题,认识事物发展趋势;

  3)在谈话、讨论 、演示等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习惯以及辨证思维和初步的唯物史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2)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ppt

  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耻不能甘。

  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

  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愤怒声。

  篇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

  苏教版《中国历史》八上第三单元

  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 陈建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课前系统设计

  ?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中遭受的挫折,采取的应对策

  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历史事件之间 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

  ◆ 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对本单元的历史知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还不 是很熟练,因此还要对基本的知识进行一些巩固。对于各个历史事 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得不清楚,各历史事件前后的逻辑关系理得 不透。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还没有完全突破,重难点把握不准。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 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 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7.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8.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完成预习题案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课 上首先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帮助学生熟记基本知识;然后突破本单 元的重点知识,采取推介红色旅游城市的办法,各小组同学选择一 个代表向同学们推介一个红色旅游城市,并说出推介的理由;再然 后利用智慧大比拼环节帮助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构建本单元的知识 框架;最后将本单元的历史事件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背景下, 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体会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红军战士战胜艰难困 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 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 等为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 敬之情。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它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 的,而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熟起来的。 ◆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 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了解本单元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 架。

  教学难点:

  党诞生的意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

  部队向农村进军。

  根据构建的知识框架讲述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6-8人一组,分为六个小组

  (2)学生课前完成本单元的预习题案

  如下: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

  导火线:

  爆发时间:年5月4日

  经过:前期地点:北京; 前期主力:学生。后期地点:上海;后期

  主力:工人。

  口号:“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

  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

  字。

  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 爱国

  运动,是中国的开始。

  五四精神:追求民主和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

  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中共一大

  经过: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 、 、 等

  13人。后会议转到浙江 的游船上。

  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 ,建立,实现 。)②确定党的中

  心任务是 。③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 为中央局书记。

  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 的利益,而且代表 的利益。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 ,从此, 。

  第11课 北伐战争

  1. (1)建立黄埔军校

  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国民党在 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为校长, 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 人才,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

  (2)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2.北伐的胜利进军

  目的:推翻 的统治,统一全国。

  ⑴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三大军阀。 ⑵主战场: 、 。

  重要战役: 战役、 战役。在北伐进军中, 英勇善战,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的胜利,为第四

  篇三:3.3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统地被

  迫于1912年宣布退位,人民推翻清王朝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最终落到了封建军阀头子袁世凯的手中,中国人民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不愁吃穿、种田不纳粮的愿望也化为泡影。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完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也没有实现这一革命愿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54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板书】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师: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即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革命,首先

  他们的共同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但是他们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在领导阶级上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一个是资产阶级自由思想以及三民主义,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上,就民主主义革命为的是实现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道路。

  新课: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板书】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背景: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

  ③政治基础:北洋军阀专制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④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 ⑤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 主力:学生 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主力:工人 中心:上海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4)影响: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④为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

  英美曾许诺个战争胜利后国际上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对待,所以中国人对一战后召开的“和平会议”抱有很大希望。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是,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立刻激发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师:以前中国也遭受了许多的屈辱外交事件,为什么没有引起像五四运动一样影

  响深远的时事件呢?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五四运动爆发前的社会背景。首先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之后,实行了了一些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

  展;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这就有了阶级基础;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此外=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上的各种条件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最后再加上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这一导火线,五四运动爆发了。 师:我们接下来看它的经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运动

  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第二阶段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给北洋军阀政府以重大压力。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师:五四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

  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此外,陈独秀、李大钊等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板书】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③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

  (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 军阀,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4)诞生的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师: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进一步壮大的无产

  阶级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阶级基础;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有了思想基础;在加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成为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也就有了组织基础。

  师: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创建工人阶级

  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大会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情况。

  师:由于当时时间仓促,以及对国情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在中共一大上并没

  有提出切合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22年,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分析,最终在中共二大提出了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焕然一新,首先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革

  命前途:社会主义,有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小学英语单词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